本周三(3月25日)通识课教学部24位教师线上齐聚,利用难得的课余时间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云座谈”。在这一个月中,老师们经历了初期的“手忙脚乱”,到目前大家都已适应了线上教学、熟练的开展各项工作,有许多经验和想法亟待交流。
座谈会伊始,课部教师、兼职督导赵云老师首先对近两周课部内听课的情况进行了整体反馈,从开学至今,课部教师的在线授课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整体运行平稳,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紧跟教师在线教学的进度,学生笔记、互动与答疑的频次与质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准。随后,赵云老师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如:张婧老师的《音乐剧》课程中,学习通上的课程内容编辑可以进一步“任务点”化,突出教学重点,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座谈会第二项议程是邀请教授《正义论》课程的宿佳佳、徐佳两位教师,对本学期正在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向课部同事做简单的介绍。在本学期,他们主动将国外先进的“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进行教学设计;但没曾想到疫情的突然来袭使得两位老师不得不主动调整他们的改革方式,二人根据线上教学的特征,主动将“BOPPPS”教学法运用到课程的线上教学中,使得课程体系在云端更加调理、一目了然,在线课堂节奏更加多元,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部的其他教师也对此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积极交流,一起探讨如何更好的将这一模式“本土化”改造,更加适合通识教育的内在需求。
座谈会最后,老师们对目前在线教学遇到的压力与困难深入的交换了意见。首先,由于“学习通”平台的服务器问题,老师们不得不借用其他的互动平台(QQ、微信、腾讯会议等)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教师与学生不得不在授课时频繁的进行平台切换,这对于授课的效率会造成影响,教学流畅程度降低,影响学习体验。其次,通识课目前面临的自身难题就是班容量过大,由于疫情转至线上之后带来的教学压力成倍数增加;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并没有降低教学要求,这就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如课堂讨论、答疑,包括作业批改的工作量都给教师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目前课部教师处于24小时“在线状态”,眼睛一刻不离屏幕,对教师的精力与用眼都造成了严重的损耗。
紧张而热烈“云座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师们总还是恋恋不舍,每天对着屏幕讲课,缺少了许多的“人情味”,大家建议这样的“云座谈”可以多多益善。疫情使得教师们更加珍惜课部内的互动与交流,更加珍惜团队的“凝聚力”,疫情隔离了大家,但隔离不了大家对于教育的热情和彼此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