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1-25 00:00:00 点击: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我院2015届毕业生王皎。毕业后,我有幸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来到美丽的新疆。这小半年里,我的感触有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带着对母校的深深思念与感恩,写下了这封信。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回想毕业时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心里依然那么激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句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无时不刻都在鼓舞着我,让我对参加西部计划充满了各种憧憬。

当我带着各种各样的未知初到新疆时正值炎炎夏日,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火车路过吐鲁番车站停车的时候,下车便能感受到一股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地表温度足以烤熟一颗鸡蛋。来到乌鲁木齐参加培训,温度稍有减少,但仍然保持在40摄氏度,在这里每天不断喝水依然会觉得口渴,不论上课、睡觉、吃饭、走路身体都会一直出汗,起痱子。回到宿舍里像是进入了桑拿房一般,床铺的铁杆吸足了热量摸上去都让人觉得烫手,躺在床上半夜会被热醒。每一位培训的老师上课时对我们说的第一句激动人心的话都是:“今年是新疆近30年来温度最高的时候,这里正以最强烈的热情欢迎着你们的到来!”。

我所在的服务地距离母校近四千公里,是帕米尔高原的明珠---阿图什市,素有“无花果之乡”的美称。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南与喀什市毗邻,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为界,边界线长129公里,这里的土地多以戈壁、荒滩为主。在这里,我切身感受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和壮美,看到了在沙漠中顽强生长的骆驼刺和胡杨林。在这茫茫的帕米尔高原上,我每天都可以感受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新疆有一句话:“北疆看风景,南疆看风情”,阿图什就是一个民族风情特别浓郁的地方。这里有足以让外地人垂涎三尺的正宗新疆美食:拉条子、烤包子、马奶子、无花果、手抓饭、大盘鸡、羊肉串、馕……,市场上,路边有很多新疆的阿达西地摊上摆满了各种诱人的瓜果。当然,今天的新疆除了这些传统的留存,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传统与时尚并存是这里的明显特点,60年的援建和发展让这片荒凉之地变得富饶而美丽。这里的少数民族姑娘和小伙子们的颜值都很高,深邃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穿着打扮时尚入流。而不再是电视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带着小花帽,梳着小辫子的女孩子,赶着小毛驴的维吾尔族老爷爷,一边烤着羊肉串一边唱歌的少数民族小伙子……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城市面貌、生活条件、办公环境完全可以和一二线城市相媲美。(下图为我的办公环境)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但是,当来到这里之后,我才真实地感到这里多么需要我们。当前新疆正处于“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这“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而外部的很多无知、偏见和歧视使这个地方更加地“妖魔化”。数不清的暴力和谣言使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变得伤痕累累。现在,这个地方急需我们的帮助来对外宣传自己,对外澄清自己。在新疆,有中国最平整的公路,有中国最香甜的水果,最安全最健康的食物、分布着中国最多的民族,还有很多当年汉族扎根知青的后代——疆二代、疆三代(正是这些前辈们为新疆的发展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所在的服务单位是阿图什市团委,因为大学期间有在院办做学生助理的工作经历,在这里同样被安排在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短短的五个月中,在同事的帮助下我渐渐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平凡的工作充实而忙碌,从日常文件、档案的收发、保管,上报材料的琐碎工作,到8月份完成《1949—2011十五年阿图什市共青团组织史》,9月份完成绩效检查材料准备,10月份完成《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期检查材料准备,11月份完成年底党建、党风廉政、保密等考核任务,12月份着手编撰《1995—2015二十年阿图什市志》、《2015年阿图什市年鉴》共青团部分这些稍微复杂的长期工作,使我在这里迅速地成长起来。

在这里,我得到了太多的帮助和温暖。项目办尽可能为我们这些初到新疆的学生娃娃提供了完善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单位的维吾尔族的哥哥姐姐常常会教我很多工作上的知识,穆斯林的风俗习惯,时常还会邀请我到家里吃饭。每当我工作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阿依提拉姐姐常常会为我加油打气,古丽姐帮我查找各种材料,而阿依努尔姐姐很愿意把我作为知心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和烦恼……这令我常常觉得自己来支边的同时所收获到的关心和帮助反而比付出的还要多。相信我的志愿者生涯在帮助和被帮助的同时会越走越远,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可以为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一份贡献!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谁言寸草心”

不知不觉离开母校已经半年了,但心中却无时不刻思念着校园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学四年,我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知识,还记得大一的时总喜欢下课找宋彦老师讲数学题,找李国金老师讨论英语作文,找陈灿灿老师研究化学公式。在大二大三的学习和生活中依然可以得到好多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杨凯老师、李俊博老师、苗咏丽老师、高宝东老师、侯锦升老师、许文慧老师、孙亚莉老师和我的导师张晋在伴随我三年大学生活,在即将毕业那段迷茫的日子里依然给予了我极大地支持和信心。

很多人羡慕我能在毕业时拥有娴熟的工作能力,这一切首先应该感谢我大学时代的引路人——马慧文老师。在校报记者团两年的锻炼,到后来推荐我成为院办的学生助理,这三年的学生工作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感受学院的成长和变化,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为我进入社会提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要特别感谢章来方主任、董小强副主任、李媛老师、张俊红老师、程海老师、杨云龙老师、刘宏跃老师、郭彦飞老师等等,在我工作初期给予我极大的耐心、鼓励和宽容,帮助我改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解决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你们现在做了我当初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完成梦想。”李泊萱老师常对我们说的这句话是我在毕业那段紧张的日子里得到的最温暖的鼓励和帮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报名期间他一直努力为每位学生争取服务地名额,出发前为通过的同学举办了欢送会,还顶着炎炎烈日到太原南站来为我们送行,嘱咐我们在外面要注意安全,鼓励我们要努力工作。最令我感动的是,初到乌鲁木齐参加培训时,在新疆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发起的西部计划最美志愿者投票中,李泊萱老师发动母校帮助我拉了一整天投票,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出了宝贵的一票,让我的内心充满了鼓舞和骄傲!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从刚刚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时,自己的懵懂和对今后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憧憬、激情,这些都在这五个多月的志愿服务生活里慢慢的沉淀下来,新的一年,我会以更加踏实、饱满的状态努力工作、志愿奉献,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虽然我没有能像最初自己想像中那样支教,为这里的孩子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尽管我现在的工作很平凡也很平淡。但是,现在平凡的工作和志愿服务却没有让我感到无聊,我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去让自己对的起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个光荣的称号。在接下来的志愿服务期里,我要更好的履行志愿精神,更加努力工作,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努力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尽己所能为祖国边疆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在祖国的最西端,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上绽放自己的光和热!

西部计划志愿者写给母校的一封信

同时为我的母校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

此致

敬礼!

西部计划志愿者:王皎

201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