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6级新生研讨课正式开讲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9-06 00:00:00 点击:

从9月5日起,我院2016级新生研讨课和新生体验课陆续亮相开讲,学院20余名资深教师和团委骨干教师将带领2016级新生充分感受大学学习生活,用为人为学的魅力风范影响他们,用深厚的学术修养感染他们,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引导他们,引导他们了解大学、认知大学,体验大学的人文氛围,探索知识的海洋,使他们受益终生。

本期19门新生研讨课的授课教师都是我院最优秀的教师,其中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还有一名高级译审。这些主讲教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师德师风良好、学术修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与学生沟通,在各自主攻和擅长的领域都颇有建树,保证了高水准的授课质量。体验课的授课教师也都是由从事多年团委工作,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

新生研讨课不同于一般的新生入学教育,也不同于一门学术性课程,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一种混合型的研讨课。课程主题设置较为综合,但更多地偏向于解决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专业认同等问题,从观念上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理解大学精神;方法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生活基本技能(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专业上,促进专业兴趣和知识兴趣,让学生了解专业及专业的发展。另外,新生研讨课着眼于为学生释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新生课堂以外的其他问题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有效的引导。

体验课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完满教育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领略学院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为成为“完整的人”做好准备。

本届新生研讨课和体验课课程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活适应指导、学习适应指导、学科专业知识入门等几个方面。大学生活适应指导主要包括对大学的认知、对高中被动学习和大学自主学习方式的差异的认知,如何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时间等。例如《人生规划与设计》、《大学生学习,人格塑造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学习适应指导主要包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学科专业知识入门从学科基础入手,引导学生涉猎各领域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例如《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网络发展与信息安全》《生活中的管理学》《日常生活总的经济学》等。

新生研讨课全部采用小班授课的模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突出互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启发引导,教学方式灵活,除基本的讲课外还有交流互动、学生课堂展示、讲座、小组讨论等。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学生四年的学业尤为重要。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从2015年开始,我院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和体验课。新生研讨课每门课程为16学时,计1学分,每位学生限选一门。新生体验课每门课程为 4 学时,每位学生至少选修一门,不计学分,但所修课程将纳入德育考核内容。今年,我院在去年已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又增加9门研讨课和3门体验课,扩大了覆盖面,并将原有课程进行了优化,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研讨课的教学引导作用。(教务处 马慧文)

我院2016级新生研讨课正式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