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2日,由我院发起主办的第四届“高校—高中论坛”暨“戏剧节校园开放日”成功举行。来自我省16个教育局招生办、38所高中和2家教育媒体的100余名嘉宾莅临学院出席论坛并参与相关活动。
12日上午举行的“高校—高中论坛”上,所有嘉宾和我院党委书记张立常、常务副院长姬教授、副院长黄春有、副院长傅永林、院长助理杨碧霞以及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黄春有主持。

副院长黄春有主持会议
会上,常务副院长姬教授首先代表学院董事会及1.6万余名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校长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理念以及“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十三五”发展期间,学院提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八字方针,走上了一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型”发展道路。他从两方面汇报了学院在实现“高校—高中”有效对接、协同育人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一是“走出去”。利用寒暑假和高考备考阶段,部分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回到母校、走进中学,与母校师生汇报他们的成绩和在信院的学习生活的感受,分享他们考前准备、压力释放、志愿填报的经验,同时,我们走进中学开展了文艺慰问演出、公益讲座、心理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等活动,加深中学生对大学的认知;二是“请进来”。通过“高校-高中”论坛“校园开放日”“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主动向高中校长、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展现和汇报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成果,让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熟悉和了解大学,加强交流、增进理解。

朔州市第一中学王森书记发言
随后,山西朔州市第一中学的王森书记代表高中校长进行发言。他首先对我院举办的此次论坛表示感谢。他说,在参加第三届“高校—高中论坛”时,信息学院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就被信息学院的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所震撼,对这所年轻、活力院校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但由于学院当时还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心里难免有些担忧。时隔三年,再次来到信息学院,以往的担忧早已变为如今的感慨。感触最深的是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的建设,三年前第一次参观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面对这样的新颖企业模式化教学,当时觉得是表面上的形式工程;而如今,看到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学员100%高薪就业,且60%的孩子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很多都是国内著名企业的员工,甚至走向管理层。由此可见,信息学院的这种培养方式是非常有前景的,很接地气,对学院学子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有帮助。他还对我院机械馆、电信馆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表示高度赞扬。最后,王森书记表示很愿意推荐自己的学生选择信息学院,并衷心祝愿信息学院发展越来越好。

学生代表武浩然发言
我院工商与公共管理系的大三学生武浩然同学代表在校学生作了精彩发言。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在校心得,并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作了汇报,展现了我院学生的优秀风采。
在互动交流环节,嘉宾们积极发言,交流感想。


神池县招办的李志刚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来形容我院的先进办学理念,“人尽其才”就是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发展培养每个人爱好、优势,使学生再走出去的同时,可以凭借其出色的综合素质来收获自己的成功。

运城市新绛二中的张永辉在交流中向我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希望我院教师可以深入高中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指导;二是希望我院提供更多这样参观考察的机会,让教育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样的一所大学;三是利用寒暑假期间,为高中学子提供大学生活体验机会,近距离的感受信息学院的学习、生活。

临汾市阳光学校的史壮举肯定了我院尊重人才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希望与信息学院进行合作与对接,通过建立生源基地学校等方式,保持长期的交流。

朔州城区二中的吕泽说,信息学院艺术系学生的作品展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我院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准确,充分贯彻了教育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荐学生报考信息学院,对得起学生和家长,相信学生在这里可以学有所成。
最后,学院副院长黄春有作总结发言,他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经常交流,在教育工作的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们欢迎优质生源地中学的师生们经常来我们学院看看,听听名人讲课,体验素质拓展等等,我们也会把音乐剧、报考指导等送进中学,实现资源共享。





活动期间,在学院的精心安排下,嘉宾们参观了我院的右岸书院、艺术系学生作品展、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机械馆、电信馆等地,并观看了原创音乐剧《毕业生》。嘉宾们此行感触颇深,认为学院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办学理念先进,表示一定会把在信息学院参观交流期间的所感所想传达给中学老师和同学,并鼓励适合我院培养发展的学生报考信息学院求学深造,为信息学院输送更多优质生源。

(大学生记者团 刘梓桐 索晨露 张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