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再出发”的号召,具象化“益无边”公益学院传播公益文化、开发公益课程的培育平台。12月21日,“益无边”公益学院隆重举行了“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启动仪式。
浙江省七彩阳光公益基金会负责人、晋中市及太谷县两级政协的20位委员代表与会指导;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院系青协师生代表,各公益组织、项目、社团学生代表等与会。

启动仪式在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与会人员观看了《志愿信院·公益报告(2018)》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学校自2010年迁入新校区以来,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探索、实践和成果。
学校副校长傅永林教授在致辞中系统阐述了学校近年来在创新育人平台搭建、志愿服务进程发展中的重要成果,期待“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符合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定位的青年公益领袖。
赋能计划的启动,搭建了多元化、前瞻性、项目化、专业性的青年公益领导力赋能平台,构建了双院、校社共建的公益培育新模式。仪式现场,浙江省七彩阳光公益基金会与“益无边”公益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校长助理杨碧霞老师为首届学员代表佩戴了学员证。
“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形成以公益学院为阵地,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以专项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公益创新为导向,以校地联动为驱动的志愿服务平台。浙江省七彩阳光公益基金会刘欢副秘书长做了题为《高校是公益创新的主阵地》的主题报告,系统阐述和介绍了当前国内志愿服务和社会创新的融合发展,分析了公益创新助力高校育人的前瞻性。

“主动搭建校内外志愿服务沟通的桥梁,将志愿服务专项技能“极致化”;联动校内志愿行动,搭建青志文化广场,丰富志愿形态。”首届学员代表、校青联主席马华的发言正是全校14000余名志愿者的公益志向。
在2018年志愿服务学术年会上,公益学院名誉院长王忠平教授以我校公益学院为例深度剖析高校志愿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9月成立以来,“益无边”公益学院开展“晋善”公益沙龙3期,推进“征信知识进校园”2期,落地团省委“青年之家”项目,开展乡村孩童VR体验活动3期。
“益无边”青年公益赋能计划的启动,将全面落实公益学院“社会创新+公益项目、高校阵地+社会资源、精神传递+志愿培训”的“3+3”工作机制,培育具备公益项目开发、志愿数据整合、社会创新产业衍生等,符合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定位的青年公益领袖。
(无边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