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1-20 00:00:00 点击:

服务区域文化发展,落实高校公益实效,11月20日上午,太谷县教育科技局与我校合作开展的“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正式启动。聚合政府支持、高校资源、教育需求,未来“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将为助力太谷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地方与高校合作联系、推进新时期学校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启动仪式现场,太谷县教育科技局干部段传敏,项目首批合作小学校长,范村小学150名小学生,我校副校长林凤彩,校长助理刘正国、常彦阁,以及学校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志愿者代表出席,共同见证志愿服务新项目启程。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多方聚力 助推乡村基础教育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依托我校志愿服务团队,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信息互动、优势互补为原则,通过爱心捐赠、支教助学、校园开放日、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公益助学计划,在促进高校与地方联动的同时,有效助力太谷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我校副校长林凤彩在致辞中表示,服务区域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责任,与地方建立直接合作,符合信息学院“立足太谷、服务当地”的发展思路,有效推动了学校智力资源、阵地资源、技术资源与设备资源的不断输出,形成信息学院与地方双向支持、联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太谷县教育科技局思政干部段传敏对我校设立公益助学项目,积极支持乡村教育事业表示感谢。她希望各乡村小学可以主动与大学生志愿者对接,建立“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夯实自身基础。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与范村小学在内的5所学校首先建立合作关系,范村小学校长乔志忠对“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的设立表示感谢和支持,同时也欢迎信院志愿者走进地方小学,通过支教助学等具体形式,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爱心传递 守护学生小小梦想

最温暖的爱,不是带你看这个世界,而是指引你看世界的方向。为了全方位关注乡村小学生发展,“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设立了小梦想+爱心捐赠计划、小梦想+支教助学计划、小梦想+校园开放日、小梦想+丢书包计划、小梦想+爱国主义教育5个分项目,通过捐赠教学设备及读物、建设乡村小学支教服务基地、带小朋友感受大学文化、为小学生进行持续性课后辅导、红色主题教育等方式,全方位守护小学生的成长梦想。为实现项目持续发展,推进各方深入合作,我校团委与太谷县教育科技局签署“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合作备忘录,落实项目长期合作方向与前景规划。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同时,在我校资产管理处、实验实训中心等部门以及太谷县教育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现场还举行了“小梦想+”爱心捐赠计划第一期捐赠仪式。我校校长助理常彦阁代表学校向太谷县范村小学、闫村小学、冀村小学、象谷小学、小新星英语培训学校5所学校捐出60台电脑,期盼这一批电脑设备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切实解决受捐学校电脑短缺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开拓眼界、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校园开放 小学生变身“大学生”

作为“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的重要项目之一,小梦想+校园开放日致力于让乡村小学生体验大学生活与文化。该活动通过校园开放日、主题夏令营等特色活动,以参观体验、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大学生活魅力,为他们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打下良好基础。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启动仪式后,来自范村小学的150名小学生作为小梦想+校园开放日活动的首批体验官,通过志愿者们特别设计的中国小机长、饭团创意秀等活动,充分感受了大学的文化氛围。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在96321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引领下,我校志愿服务工作以六项行动为抓手,坚持落实公益服务实效、提升志愿服务获得感。“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整合了全校支教助学类志愿服务团队的力量,通过信息整合、资源重组,打造全新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太谷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高校力量。未来,“小梦想+”公益助学项目将着眼于学生自信心树立与思想提升,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回报家乡为愿景,充分发挥大学服务地方的积极作用。

(校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