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逆行而上,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计科1602班的学生党员石炳秀同学主动请缨,配合村里严格监管防疫站点,核查来往人员、车辆,整理登记村民的通行证信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物联1701班的付屯江,经过专业培训,在社区门口义务担任值勤工作,严格把控路口人员进去。并积极向居民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对进出车辆喷洒84消毒,切实做好社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使全社区的健康得到了保障。软件1801班的李鑫同学以志愿者身份主动入户为村民测量体温,在社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楼道、健身器材、垃圾桶等进行消毒;在显眼处悬挂防控疫情条幅,张贴防控疫情单页,宣传普及防疫知识;物联1701班的刘吉林同学,每日在主要路口负责给来往车辆登记以及测量来往人员体温等工作。

刘吉林正在值班

石炳秀同学帮助整理并登记村民外出通行证信息

智晴宇同学帮助小区的居民完成注册

志愿者合影(李鑫 右一)
“从接收到团委志愿者的招募公告到现今,已有将近10余天。我所负责的工作就是在分配的小区门口进行出入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帮助小区的老年人完成注册。工作虽然简单枯燥,天气虽然寒冷,但是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预备党员,就需要在国家、在社会、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微薄之力。”
——党员、学生会副主席 智晴宇
“疫情虽险,但学生干部从不缺席。正是这样一群人,用细心换来安心、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青春的力量!”
——学生会副主席 付屯江

付屯江正在为居民检测体温
“这个春节异常特殊,和时间赛跑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是成为了安窝村全体党员干部冲锋的动力源泉。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村居防控疫情工作繁重,人手紧缺。党员志愿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安窝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村口的党旗以及党员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也积极的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中。有召必应的医护人员在一线志愿前线,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守护好这一乡故土,不予祖国添麻烦,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必会战胜疫情,春天一定会到来!”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李慧
智能工程学院:疫情肆虐,情满人间,“智”愿者在行动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发起“疫情肆虐·情满人间·‘智’愿者在行动”活动,呼吁广大青年志愿者利用在家的宝贵时间,制作宣传标语、条幅、海报、视频等,利用网路平台进行宣传。
本周,志愿者们充分利用网络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设计防疫宣传海报10余稿、防疫小知识普及视频1部。海报内容丰富,涉及疫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式等。设计元素多变,色彩明亮,简明扼要,有较强的辨识度,令人映像深刻,易于宣传,便于记忆。视频时长近三分钟,内容涵盖如何正确洗手,如何正确佩戴专业的口罩以及对青年大学生的一些寄语。文字通俗易懂,示范内容专业可考证,语言淳朴,是对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真情流露。志愿者们希望可以从自身做起,呼吁家人好友参与其中,通过自己行动为“防疫”工作减压,引导更多的人科学防疫、理性防疫。

防疫宣传海报

防疫小知识普及视频截图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智能工程学院2019级欧阳庆同学,在疫情来临时,严格防范病毒,在保证自己及家人安全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主动要求成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抗击疫情志愿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大学生敢想,敢做,不怕困难的可贵品质。她的爷爷受的孙女的影响也主动参与到志愿工作中。爷孙二人积极向身边的居民普及防疫常识、走访了社区住户,调查情况。协助测量体温、宣传防控思想等活动已经成为爷孙的日常。

志愿者欧阳庆同学
无边书院学子:愿为防疫阻击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无边家人们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他们走出温暖舒适的家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认真开展宣传劝导、巡查值守、摸排登记、体温检测、物资发放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疫情防控战线的一道道青春风景。他们既是监督员又是宣传员,手持小喇叭喊着接地气的宣传语,同时深入大街小巷为每家每户的村民发放疫情宣传单,利用自学的防疫知识为村民讲解如何防控疫情,竭尽所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疫情防控卫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将自己微薄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磅礴之力。
志愿者张勃表示:“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现在疫情当前,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勇敢地当先锋,有责任和义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志愿者马立晓也感慨道:“我在执勤的这几天时间里,我看到了村民们的积极配合,每个人都听从上级指挥,在家中减少出行以及每个出行者自觉登记信息、测体温、戴口罩;也看到了群众们的热心,虽然大家不能亲身前往疫情支援,但大家都踊跃捐款捐物。疫情无情人有情,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一战。”

宣传劝导 服务社会

认真工作 守护家乡
三达书院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使命,守护着一方平安
张薇晴,经济与管理学院国贸1702班,现任三达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当防疫阻击战的号角吹响时,返回家乡临汾市大宁县的她便跟随着父亲加入了当地的蓝天救援队。从此,街上便多了一抹蓝色,她开始跟着队员们一起疏散人群、劝导大家不聚集、不扎堆,给大家科普疫情。每一次出队,她都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消毒、劝导、量体温、做登记。收队后帮忙整理物资,做好详细的记录。她说:“我很荣幸,成为蓝天救援队的一员,凭借在学校完满教育下积攒的经验,蓝色队服加身,是责任,更是力量。”

同心同行,“疫”往无前
疫情终将散去,春暖花开日,信院相见时。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