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汉疫情于4月26日在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清零,我国的抗“疫”战果又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截止到4月28日,全国已经有15个省份实现清零。在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复工复产的同时,何时开学复课是另一个最为关注的话题。

好消息随之而来,山西省委经过研判,对各学段开学复课作出部署。例如:普通高校(含高职高专院校)非毕业年级和成人高校所有年级按照5月18日做开学准备。相信这对广大学子来说一定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近4个月的封闭隔离,让大家都十分渴望精彩的校园生活,重返校园,看看可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
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但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却不容忽视,尤其是首次面临大范围社会群体隔离和“延迟开学”挑战的青少年群体。开学在即,如何准确识别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调适心态、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呢?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治医师姜忆南将会为大家解答,帮助学生们心理“复位”
新冠疫情影响了学生群体原本规律的学习生活,势必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某些影响。相信大部分同学都有能力积极有效地面对这些影响,而这里只是通过10个问题,来提醒学生和家长老师,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格外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问题1:哪些情况提示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存在异常?
(1)出现持续的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做事情。
(2)出现入睡困难,夜间容易惊醒,或者早晨过早醒来(或者晚上睡的很晚,虽然起床时间已经不早,但整体睡眠时间不足)。
(3)对各种信息过于敏感、紧张。
(4)容易愤怒,与家人发生冲突。
(5)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
问题2:哪些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既往存在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学生;
(2)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患精神心理疾病的学生;
(3)近期负面事件较多的学生;
(4)平时性格过于敏感,容易紧张,“心太重”的学生。
问题3:能否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工具,叫做PHQ-4,是一个简单又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
在过去两周里,您感觉自己被以下症状所困扰的频率是?

评分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问题1+问题2的得分如果超过3分,或者问题3+问题4的得分如果超过3分,均提示学生可能已经存在心理问题。
问题4:有哪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和缓解?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工具”,进行自我调适:情绪日记、放松呼吸训练、正念减压、积极的自我陈述等。
问题5:何种情况下需要去看医生?
问题3中的小工具,连续2次(间隔2周)评分均为异常,并且明显的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就建议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进行系统的评估。
问题6: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为家长或老师,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观察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前面5个问题同样适用于家长及老师;
第二,留意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第三,如果发现学生的行为让别人担心,首先坐下来谈一谈,先了解一下当前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并询问有什么样的需求,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第四,引导学生使用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第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保持冷静,不要显得过度惊慌失措。
问题7:初、高三学生,如何面对生活学习节奏的变化?
(1)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应对这一突发变化的必要条件,列一个日常生活计划并认真执行,避免自乱阵脚;
(2)除紧张的学习生活外,适当安排自己平时喜欢的、带来充实感、愉悦和放松感的活动;
(3)面对自身的情绪波动,不批判,不责备,如果出现应有效地打断。
问题8:小学生如何加强行为训练?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有两点需要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下完成:
(1)帮助孩子安排充实的学习和娱乐生活,合理规划作息时间、营养膳食及运动;
(2)对各种场景下的防护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复学做好准备。
问题9:留学生回国隔离?
每天都有很多留学生计划回国,回国后首先要面对的是14天的隔离。这个过程看上去轻松,但相信每一位经历者都会有不同的内心体验。如何让这一过程更加轻松呢?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日常通讯联系;
(2)寻求和提供交流、安慰、支持和彼此的关心;
(3)警惕不要恣意发泄,以免造成后续的恶性循环。
问题10:留学生在国外如何面对跨文化差异?
还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继续留守,应认识到疫情的危害,积极主动地做好有效隔离与防护。这期间除了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以外,应格外注意跨文化因素可能导致的一些问题。因为人类在面对疾病等应激问题时,既往的文化与习俗还是会有很大差异和影响。学生群体往往会受从众心理影响较大,可能还有来自不同国籍的朋友、恋人,因此,在国外的留学生应有意识地监测自己的从众心理,为自己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
相信大家已经为开学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如果严冬留下了冰封和伤痛,那就让我们用春暖去融化,用春风去抚慰。我们在信院,等着你!
(来源:光明网 整理:大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