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十年是一条分界线,是一个里程碑,是一段历程的见证。信息学院入驻太谷新校区以来,走过艰辛,走过辉煌,我们在困境中寻突破,在发展中求创新。回顾十年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稳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十年来,信院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值此新校区建设十周年之际,特策划推出“回眸与展望”系列报道,致敬信院开拓者、奋进者、奉献者。
2010年4月8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入驻太谷新校区奠基动工。同年9月,学校新校区迎来了3000余名新生,踏上了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新征程。
十载春华秋实,十年砥砺前行。从略显单薄的基础设施到一流办学条件的大美信院,从本科层次、万人规模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十年间,信院人以传承者的担当、开拓者的勇气,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跟随镜头,一览信院十年间的创新变革之路
十年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2010年,新校区的教学楼、宿舍、食堂和广场主体工程就位;2011年,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看台等建筑交付使用;2012年,艺术楼、学生活动中心竣工并交付使用;2013年,完成了游泳馆、剧场、实训楼的建设;2014年,建设完成1#、2#教师公寓,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住宿条件;2019年,建设完成室内体育馆行健馆,一流的硬件设施彰显办学“硬实力”。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助推学校实现新发展
十年间,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校生规模达1.5万余人,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农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
十年间,学校逐步构建起一支德才兼备、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近8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0%。学校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胜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等荣誉。学校对优秀教师设立了“优秀教师百万奖励基金”以资鼓励。





学术思辨 开放、自由的求学氛围
十年间,学校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学科研能力稳步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2个专业通过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ASIIN)。






多元的育人空间 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十年间,学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建设新校区,开启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的探索之路。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双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四位一体指专业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双院制指书院+学院。其中“商科教育”是基于信息产业的商业思维培养;“通识教育”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构建;“完满教育”是基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艺术实践、竞技体育相融合的育人实践,以此为基础,全面助力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双院制”即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自2016年开始,学院斥资3000余万元,改造传统住宿区,成立七大书院,总建筑面积7668.1平米,打造交互性、共享式的学生社区,与专业学院协同育人。











特色鲜明 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
十年间,学校倡导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发展愿景、育人路径和学生成长平台,现已形成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远景学院、“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国际化办学、名人大讲堂和名师课堂、创意写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素质拓展、形意拳、多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招生稳定、就业良好,学校核心理念及育人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新校区建设十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独立学院、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西“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优化管理举措、探索教育创新,致力于特色更鲜明、成效更显著、学生更满意、社会更信赖,办成中国最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
附:
中国教育报2020年8月10日第4版专版报道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十年探索(2010-2020)聚焦高等教育创新变革
山西日报2020年9月2日第8版专版报道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教育
(文稿: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 图片:章来方、张晏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