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学校一直坚持“培养未来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并以特有的“完满教育”,赢得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其中“竞技体育”作为完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积极构建“四体育人”工作体系,在传统定义之外,更加注重学生“体质”与“精神”的融合培养,也吸引着无数热爱运动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承办、举办一系列具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的体育赛事,强生健体的同时,进一步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而今天的三位主人就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努力和拼搏的动力,燃烧着属于这个年纪的热血青春。

池文凯,信息工程学院计科2005班的大一新生,一个被学校独特的“完满教育”所吸引,最终选择在这里开启他的大学之路的帅气男孩。我们因为他在排球场上的英姿而找寻到了他,而令人意外地是他在此之前的排球经历竟然一片空白,他说这很有趣,很好玩,在崭新的地方做崭新的事。
在学校组织的第八届“至强杯”排球联赛中,他和他的队伍取得了亚军的优秀成绩。当谈及比赛时,场景还历历在目,他说自始至终都怀着一颗紧张且激动的心:印象最深刻的是决赛,比分太焦灼了,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次的垫球、发球、扣球、拦网都必须做到不失误,才有可能赢下这场比赛!

其实从初选到进队,完全属于“排球小白”的池文凯只是因为好奇随好友一起涉足到了新领域。他自己是排球的热衷球迷,偶像是郎平,看过无数次排球比赛,规则了然于胸,只是迫于上学的环境和受制于场地并没有进入实战领域。好在,信息学院的排球队,给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

赛前的每一场训练,他都全身心投入,在刚开始练习时,他们每个人的胳膊上都会有大片的淤青,因为排球这一运动项目需要两个胳膊同时用力以此将球击得更高更远,所以每一次击球都是一个疼痛的瞬间,可池文凯的训练,从不缺席;赛场上,即便他知道本次比赛注定不是他的主场,但是也摩拳擦掌着准备大展身手,每一次发球、跳跃、击球都使他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要将他的信院时光寄托在手中的这颗伤痕累累的排球上!赛后,无论输赢,都很坦然的面对,接受结果,没有人可以永远赢,但也不会一直输!
他说:“至强杯”只是个开始,未来他会登上更大的赛场,去迎战更强大的对手!

第二位主人公叫安冠华,信息工程学院计科2011班,一个阳光的大男孩。他和池文凯最大的不同是,从初中就与篮球结下不解之缘。原本计划通过篮球单招考入大学,结果突发意外,在关键时刻膝盖受伤,他被迫放弃了单招。但对于篮球的热爱犹如尚未熄灭的火种在他的身体里潜伏着,等待一阵燥热便再次燃烧成熊熊的烈焰。显然,第六届“CIBA”篮球联赛暨新生篮球挑战赛就是这阵燥热,他毅然参赛并选择进入篮球校队,继续在球场上挥洒他的汗水。

因为自身优势,很快便在新生中脱颖而出。精湛的球技、默契的配合、低调的处事风格,立刻让他在新生篮球赛的场内场外都博得一片叫好声,成为了一个小明星。安冠华仿佛又找回了自己,找到了曾经那个热爱篮球的少年,在信息学院这片热土上,在灯光球场内,在大学这个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里。
训练很苦,受伤也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为了自我的梦想和团队荣誉,经受的挫折将会成为他的勋章。“因为之前初中都是业余训练,高中刚开始系统学习打球时,技术不是很好。经常自己一个人从晚上十点练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每天坚持练习去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段时光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身为组织后卫的安冠华,不仅把篮球当作一项运动,还是他的一个交友方式,许多好多朋友都是在篮球场上认识的。竞技体育这条路充满着艰辛和汗水,但是在一次次的坚持后,所有的努力都会在之后获得回报。

在最后的谈话中,他说:“我最喜欢库里的一句话,‘I can do all things’唯有篮球与梦不可辜负,篮球我会永远坚持下去,不分年龄,始终如一。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球技,成为篮球场上最亮的星!”

高雯婷,一个听到篮球就会充满力量,乐观开朗的女生,来自淬炼商学院财务管理2002班。早在高考报志愿时,她就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了解到了学校有这样的特色办学优势。尽管学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体育专业,但体育方向上的专业性,已经是学校的金字招牌。
学校女子篮球队一定是巾帼不让须眉,闪电的速度、激烈的抢夺,比赛中的高雯婷突然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这一刻,全场沸腾,这是属于这个女生的荣耀时刻!

对篮球的热爱陪伴她走过初中、高中,如今也稳扎稳打进入篮球队进行专业的训练。在“新生杯”比赛中,高雯婷更是受益良多,她觉得在比赛中就要更顾及他人,不是单人作战的个人英雄,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才是获胜的关键。在比赛训练时很苦很累,但大家只要聚在一起,再苦再累都是可以克服的。在与她的交流谈话中,只要谈及篮球,高雯婷的眼神总是泛着光,但就是这样一个开朗活泼、热爱篮球的女孩在聊到过去时竟会流露出些许的遗憾。
她说,在来到大学之前,家里对于她一个女孩子打篮球这件事一直抱有极大的偏见,以至于她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去参加篮球比赛,无法展示自己。但她始终保持乐观,她说对于篮球的热爱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过改变,在未来,她一定能够通过实力来证明自己,蜕变成自己喜欢的那个高雯婷!这不是,在信息学院,便看到了蜕变的契机,看到了别样的自己。

大家常说,体育总是拥有一种别样的魔力,拥有无限伟岸的臂膀,它能够将每一个渴望在其中自由成长的孩子纳入它的怀抱。同样的,在今天的三位主人公身上更是看见了体育的另一种魔力:为生活倾注动力。同时也明确的了解到,信息学院正在为许许多多的孩子提供一个方向,不仅仅是他们,是为全校15000名学子,提供一个关于梦想以及未来的可行性。
(撰稿:孙可威 李莹 蒋梦瑶 王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