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才,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6月9日下午3:00,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图书馆举办了“我与名师面对面”教学沙龙活动。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王龙、学科建设负责人陈立潮、2名成长导师和全院所有青年教师共16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学副院长王龙主持。
在秦导师组的教学沙龙活动中,青年教师成员有刘鹏、杨倩倩、高艳、刘海峰、贾俊。首先,秦导师做了自我介绍,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他提到“自身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在自身发展中一定要保持科研方法的一致”。随后,在秦导师的带领下,各位青年教师分别就本硕专业、硕士阶段研究方向、在校所带课程以及目前自身的发展瓶颈等方面作了自我介绍。接着,秦导师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指出论文发表目前瓶颈、分析目前高校发展现状、科研项目要抱团等情况,并提出在教学方面,教学软件、学习通、虚拟实验室等使用来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发展瓶颈。在此期间,陈立潮教授还莅临现场做出相应指导,他建议“一流课程的建设要以团队建设为主,包含教材、教案、PPT、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以此来强强联合可带动专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在梁导师组的教学沙龙活动中,青年教师成员有高宇鹏、吕淑芳、李青云、康晶晶、李鑫。梁导师先了解各位青年教师的自身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他提出要围绕课程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在授课过程中,教研室主任应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年轻教师一起学习,同进步共成长。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型化教材,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体现出课堂亮点。此外,在课堂中应积极使用智慧平台,巧妙地使用智慧工具,如线上答疑、线上测试等,把学习任务下发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陈立潮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他表示目前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带动学生学习,二是要冲击省一流课程,为此,学校应组建两个团队,分别是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从而打造精品课程、一流课程、一流专业。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的“我与名师面对面”教学沙龙活动圆满结束。两位导师分别与各自指导的青年教师通过建微信群、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科研经历、了解各位青年教师本硕专业、硕士阶段研究方向、在校所带课程以及目前自身的发展瓶颈等环节进行了深度交流,为各位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教学水平、业务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快速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教师发展中心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