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12-22 00:00:00 点击:

为贯彻山西省高校关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育“完整的人”的培养目标,我校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八字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推动山西地方优秀企业与我校多方位融合发展,助力我校加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完善知识结构,从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建设高质量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兴趣、工程创新素养、工程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等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着力培育创新型的卓越工程师和产业管理者。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人工智能中心在满足我校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为全校实验室教学工作提供软硬件支持。实验室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突出专业特色,着力培养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各类创新设计的工具、设备及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竞赛项目,进行开放性的规划、设计和制作。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智能工程学院实验室秉承学院“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为适应“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学院十分重视机械实验室建设,于2013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实验教学设备,逐步建立完善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显著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实验的比重。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各实验室基于原有实验室条件,以社团为组织,创立专业教育与完满教育深度融合的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产业服务、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以“Campus-Hub”校园学习中心、“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先进制造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平台为基础,联合“Creator机器人社”“智能制造社”等社团,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做好全方位保障。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德国专业认证育人优势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奇安信网络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对促进产教融合,学生在实习、就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帮助,学院注重课程和教材建设,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搭建产学研协作育人平台,实施质量保障措施,实现了“四对接”,即培养目标对接企业需要,课程和教材对接企业实务,教学实践对接现场环境,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接企业标准,在新形势下推动产教融合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融出办学活力、毕业竞争力与科研生产力。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智能工程学院深入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关键环节,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模块化教学理念,将“智能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智能制造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围绕提升学生能力,形成科学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先后走访了山西省晋中市益电变压器有限公司、经纬通用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与山西横炮装备集团合作建立了“智能专用车辆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展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与优化配置,为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德国专业认证】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助力工科产教融合

我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信息产业发展为宗旨,打通人才培养就业最后一公里,提高我校工程教育质量,为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创立一个融合平台,以提高学校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质量,打造“新工科”协同育人的高地,建设专业教育与完满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平台。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