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16:00,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通识教学部协办的本学期第六次示范课教学活动在腾讯会议上顺利举行。本次示范课的主讲人是通识教学部张亚杰老师,该部门全体教师及其他院系部分老师前来观摩学习。本次示范课由通识教学部副主任张晶晶老师主持,特邀我校教学督导李德芝教授进行点评。

示范课开始时,张老师以“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读书人放弃科举转而去商号当小伙计?”这一问题为课堂导入,引起大家对票号的兴趣。接着,张老师从“票号出现的原因”、“票号成功的秘诀”和“票号的防伪措施”三个方面展开,揭示了晋商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在讲课的过程中,张老师通过展示汇票图片、晋商史料和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归纳出晋商的制胜法宝:丰厚报酬之刺激、诚信至上之理念、独重同乡之情谊、官商结合之手段。此四点既是晋商能够“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秘诀,同时也是晋商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此外,张老师还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引入思政元素,点明 “创新精神”和“人才至上”同样是晋商能够执金融界之牛耳的关键。

示范课结束后,李德芝教授做出了精彩点评。他表示,张老师的讲授图文并茂、资料详实、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从创新精神的角度融入课程思政,令人受益匪浅。这堂课具备充分的思想性、知识性和通识性,坚持育人导向,突出晋商的经营理念和精神内涵,让学生既有挑战性又有获得感。同时,他还强调,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史论结合、以古鉴今,挖掘晋商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现实价值。

本次示范课,张老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结合思政元素,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创新和人才的重要性。示范课充分展现了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榜样作用,不仅为教师观摩学习、研讨交流创造了机会,更是一次更新教学思想理念的汇聚,相信在我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每位老师都会萌发“无须扬鞭自奋蹄”的探索精神,携手共进,让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通识教学部 教师发展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