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校跨学科新兴专业建设,5月16日-17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赵欣、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杨倩倩、互联网金融教研室主任唐娟、区块链工程骨干教师杨璐组成专业调研小组,赴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开展专业建设调研交流。

产教融合 打造现代化产业学院
5月16日,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院长刘冲对我校专业建设调研小组来访交流表示欢迎。首先,刘院长就院校历史沿革及发展建设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金融科技学院成立于2019年,并抽调计算机学院和互联网金融学院骨干教师组建“金融+科技”专业教学团队,基于师资团队学缘背景,河北金融学院探索出了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发展路径,与中央、地方多家银行等金融企业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深入的校企合作,并成功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随后,区块链工程教研室主任陈刚、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申晨、金融科技骨干教师周华森分别就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考核方式创新改革、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陈老师介绍道:区块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之上,创新融入金融相关课程,此外,还开设了区块链开发、区块链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四个专业选修方向,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周老师在金融科技专业建设过程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思维与创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站开发与运营课程群,要求学生结合课程群核心内容,完成项目的开发、答辩,实现跨课程、融合式考核。双方围绕上述内容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最后,专业调研小组参观了河北金融学院的校企共建实验实训教学基地。

科技融入 共育数智化复合人才
5月17日,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于学伟、骨干教师杨哲博士热情接待了我校专业建设调研小组。于院长围绕如何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机融入科技元素,以更好满足金融行业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展开介绍。如今,金融行业对于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的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注重通过引入新兴科技课程,将科技知识与传统金融有机融合,再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适应未来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杨老师通过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教师端和学生端的具体操作、讲解,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及其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


此次专业建设调研,调研小组重点围绕专业定位及特色打造、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安排、实验平台建设、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路径、跨学科背景师资培养六个方面与两校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对我校更好开展金融科技、区块链工程专业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学院之间合作建设跨学科专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今后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我校将继续与其他兄弟院校深化交流研讨,共同推进金融科技、区块链工程等跨学科新兴专业建设工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贡献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