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10-13 00:00:00 点击:

10月13日14:00,由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主办,上河书院承办的书写“影”响力——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在上河书院209圆心·青春社区剧场顺利举行。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书写“影”响力——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是第八届“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启动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热爱电影的青年大学生分享议题、交流思想的学术平台。本次论坛将主题设置为“当文字影评遇到视频影评”,深入挖掘当代大学生中的优秀电影评论人才,为大学生电影评论搭建积极互动的交流平台。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到9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电影热爱者,他们围绕“光影碰撞”、“光影聚焦”两个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个人观点分享。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论坛伊始,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主任张婧向前来参加论坛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一直坚持鼓励非学术论文的影评、欢迎非专业学生投稿的理念;而视听元素的应用,让电影评论的形式更加多样。好的电影评论需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发现电影中的闪光点,以真实的心灵感受和解读电影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希望如一盏明灯般,照亮更多人探索和欣赏电影艺术的道路,同时保持独立和客观,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创造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评论作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我们跟随9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一起回顾本次论坛的精彩瞬间。

议题一:光影碰撞

·刘知雨(河北传媒学院)——文字影评与视频影评交织的评论场域

电影评论开始趋向于为经济效益服务,电影艺术的批评研究意义也在快速发展的商业化语境中被消解。当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字影评发起“呼唤”,依照文字影评的管理模式成立相关组织,出台相关政策,形成制约关系,抵制自由市场带来的负面效应;提高网络影评人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增强其专业性。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郭凌毅(长治学院)——在光影中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题材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电影《长安三万里》李白营救郭子仪的段落中,李白为了躲避追捕,戴了一顶尖尖的帽子。帽子原型是甘肃沁阳博物馆的一个彩陶,我们可以感受到电影的严谨态度,影片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出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会议上提出要用电影讲好中国的声音、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这也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深究的地方。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王心智(山西师范大学)——试论长镜头视点的创新性探索

阿方索·卡隆导演所追求的不是极致的摄影技术,而是注重临场感的营造,秉持技术为表达服务的创作理念,其在电影意识上的创新性思考与实践,则为长镜头视点的可能性作出了示范。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张宇萱(晋中信息学院)——文字在左,视频在右

影评是认知鉴赏与评析的载体,文字影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视频影评可以洗去文字的枯燥,更加直观立体;两者的关系是文字的魅力需要视觉效果的加持,视频表达的同时需要文字语言的充实。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罗锦宏(河北传媒学院)——我们评论的意义及其艺术价值

在这个属于视频的时代,影像就是诗,就是散文,就是小说,就是我们表达自己的方式。也许有一天,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作者。虽然现在的影视行业,有大风,也有大浪,但就像IM两岸青年影展推崇的主题一样:“年轻”和“大风”本就是天作之合,一样的都是激荡、奋起、绝不退缩。风大又怎样呢?我们还年轻,还有自信,还有能力,去面对大风,去挑战大风,去战胜大风!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教师闫莹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除了视频影评,还有一种方式是用视频论文的方式去呈现严肃、严谨的影评。比如王心智同学的《试论长镜头视点的创新性探索》,如果把这篇专业性极强的文字论文做成视频论文,可能同学们理解起来会更容易。每一部新的院线电影上映,每一个影视话题都会掀起大家的评论,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价值,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电影的创作。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湛蓝,实现自己的梦想。”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议题二:光影聚焦

·王孟玉(山西师范大学)——《宇宙探索编辑部》影像叙事的情动转向

无论是叙事视角的选择,还是影像感性分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的认同能否达成。认同是观众观影中的情动,观众进入观影际遇时,影像作用于观众身心。观众的表意系统引到电影的情感对象上,从而产生情感聚焦。在此基础上,电影成为导演与观众的一场共谋,使“不可信的荒诞之事”变成“可信的幻想奇观”。从探索宇宙的宏大议题中发现宇宙即是自己,重新思考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科幻类型电影延展的情动时空朝向更宽厚的方向发展。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占耀(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留守儿童题材电影情感构建的来源

中国留守儿童题材电影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形式,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情感表达是其天然所具有的属性。作为一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中国留守儿童题材电影的情感表达与抒发相较于其他同类型题材的艺术形式而言更具有直观感受。塔可夫斯基说:“观众渴望了解为何电影会对他们造成那么大的冲击。”由此可见,作为电影的接收者,他们首先知道电影对自己造成了一种“冲击”。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任彦昌(山西大学)——是画框?还是窗户?

过去、当下、未来无一例外地指向死亡,与其说是当下敞开性的闭塞,不如说是时间经由规训后一种收获,正如戴锦华所说:“播下一颗种子,最后我们收获的是尸体吗,其实我们收获了新的种子”。但只有有人愿意播下这颗种子,种子才会经由时间的敞开性重新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郝静茹(山西师范大学)——国民神话的现代化表达

民族神话是源远流长、众所周知的故事样本。《封神》第一部折射出当前时代的共同体意识且具有革新精神。《封神》第一部为讲好 “中国故事” 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范式模板,也以影像的力量践行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为之后“神话史诗片”的发展树立了迎合时代性的榜样。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教师赵静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她讲到:“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太有限了,但是思维的狭隘又阻挡了进一步认知世界。但你发现不管是《黄土地》还是《隐入尘烟》,是一种真实的农村表象,向我们展现了完全陌生的世界。电影的意义恰恰就在于他是画框,通过画框我们看向世界、引入思考。”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书写“影”响力 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成功举办

以影像彰显力量,以影评促进交流。本次书写“影”响力——2023青年电影评论者论坛的举办不仅是青年电影评论者又一次的聚集,也是电影评论交流的再一次进阶。相信本次论坛的举办,会开启描绘光影共享、交流互鉴的新征程。

(电影评论中心 上河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