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天高云阔,光撒大地,仿佛世间万物都诉说着属于秋天的浪漫与美好,在众多美好的事物中“电影”未曾缺席。恰逢第八届“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我校电影评论中心教师代表携手电影协会的同学们共同走进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与当地参会者和电影爱好者就电影艺术展开对话交流、就电影观点进行思想碰撞,更将“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乘着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东风传播,使立足本土的影评文化走向全国。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影迷齐聚平遥,共同品鉴电影艺术、探讨电影的魅力、展望电影的未来。来自晋中信息学院的师生代表怀着赤诚的心走出校园、走进电影展,以话筒接收观点,凭镜头记录热忱,充分感受大众对电影的爱与情。

不同于往届的宣传方式,今年,大赛走向观众,走进“观点”,感受共情。穿梭于平遥的大街小巷,师生用摄像机和麦克风捕捉观众的一颦一笑,通过“最喜欢的电影”、“热爱的原因”和“对电影的看法”等问题的交流,使镜头内外的师生与观众产生共鸣。
其中一位朋友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傲慢与偏见》,并从电影的呈现和对原著小说的改编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更生动地描述了她最爱的一个画面——达西走在雾中,阳光从草原的另一边升起照耀着伊丽莎白。最后她谈到,“对一部电影来说,无论人生处在哪一个阶段,都会有所感悟,并从中获得新的人生体会。”

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幸采访到了来自青海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导演拉丹乙亥,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影片《寻人》在2022年86358贾家庄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影片”,而今年也是带着自己的这部作品来到平遥国际电影展参加比赛,此外,导演还向我们介绍了他创作影片的初衷是“想通过电影这一大众媒介艺术,向观众展现深厚的藏族文化与历史,以光影艺术传递独有的民族特色”。

除此之外,作为第八届“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独创的“视频影评”赛道,关于“视频影评”,在采访中,来自陕西的两位电影老师是这样说的:“我觉得短视频影评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视频论文有点相像,它除了文字观点性的评述之外,还需要对作品当中一些经典的场景镜头来进行搭配,我觉得这个是它区别于传统文字影评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额外添加的东西,比如有很多的短视频或者是up主,他会选择用一些表情包或者其他经典老电影的场景去进行搭配使用,我觉得这样的话可以让影评的观感更加丰富,更有层次。”

更有河北传媒学院的一名新生也积极的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文字影评是一种更严谨的专业性很强的展示形态,如果说去看一篇专业影评,可能会包含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就会显得更加学术以及专业化,而对于普通影迷来说,接受程度可能并没有那么高。反观视频影评可以降低观看专业影评的门槛,是一种很新很好的方式”。最后,该同学还强调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自己也想去尝试一下。

独到的观点、意味深长的理解和每一颗热爱的心将被悉数镜印下来,这不仅是一次街拍采访,更不是单一的宣传,更是一次对电影艺术的真实诠释以及对影评态度的深度交流,通过一种面对面的方式,以即兴的语言诉说着对电影永恒的热爱。
亲历平遥国际电影展,对于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的老师和电影协会的同学们而言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将“多元的电影感官”、“丰富的电影感受”与“丰盈的电影的感知”带回信院,而这将为第八届“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的顺利举办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笔一镜印下光影,这是一种充满创意和创造的方式,将电影和大众之间的情感维系,更将电影和生活的血脉相连。此次街采活动将为电影评论带来新的启发,更将电影评论的艺术推向新高度。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