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电影作品往往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人生哲理,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人们对生命、情感、成长等问题的思考。3月22日下午,我校420余名全生异科导师齐聚1号巨幕影厅观看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经典影片《死亡诗社》,在光影交错中感受青春,激情,理想,现实的激烈碰撞。

随着灯光暗下,电影正式开始。影片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教育、人生和自由等主题。彼得·威尔大师级的电影叙事手法使得影片中的情节和角色塑造都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让教师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得到了思考,与主人公们一同经历着剧情的起伏。在基丁老师六次经典的教学课堂中,不断思考师与生的关系,探讨着影片中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
128分钟的影片,剧情不像是商业电影那般的跌宕起伏,但却在高潮部分尼尔自杀时引得一阵诧异和遗憾,在影片结尾,陶德第一个站在课桌上,对着即将离开的基丁老师说出的那句“噢,船长,我的船长。”时,引人落泪。

观影结束,在所有老师仍旧沉浸在影片开放式结尾的感动和遐想中时,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电影评论板块主管彭可老师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彭可老师以《春风化雨 诗与自由》为主题,从影片介绍、经典人物形象、人物、影响表达、剧作结构四方面与在场老师进行分享交流。电影中的基汀老师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去选择”的权利,却难逃最后尼尔遗憾的结局,这个情节引发了异科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思考。几轮探讨过后,彭可老师借用彭鸿斌董事长在年会上的一段观影感悟与在场老师进行了分享,“人生的路径很长,其中难免有迂回,也可能要走些弯路,但是要在弯路中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认识自我。”异科导师作为学生的倾听者,领路人,当如春风化雨,细心观察,耐心引导,亦师亦友,真正洞察学生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彭可老师谈道:“影片所传达的自由和人生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和学校的育人理念有着内在的共鸣,其 中,基丁老师的音乐诗歌体育课何尝不是一次‘三师’授课现场,映射到我们正在探索实践的双师授课,我想完全可以将这样的授课技巧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与美,浪漫与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这是影片中基丁老师对他的学生说过的一句话,彭可老师对现场异科导师说道:“这就像是我们的‘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在专业教育和商科教育中,给予学生生存的条件与技能;在通识教育中,拓展学生生命的体验,提高眼界;在完满教育中,开启实践性的操练,在不一样的人际交往中,感受别样的生活体验。特色的育人理念,让我们的学生也去发现诗与美,浪漫与爱情。”
结合电影与现实,彭可老师由衷地祝愿所有异科导师,能够超越自我,“超越英雄之旅”,成为学生潜力的发掘者、培养者,共同向着“双一流大学之外的首选大学”进发!
撰稿:路艳珠 樊筱云 牛庆玲
摄影: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