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认识商业》课程的尾声,我们见证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一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创造共享价值(CSV)的英文辩论会。这场辩论不仅是对商业伦理理论的深入探讨,更是对学生们英语表达和英语思维能力的一次全面锻炼,同时也是对一学期全英学习成果的展示。

辩论会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们在课前自主学习,整合课堂所学知识,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案例准备论点论据,在课堂上则通过英文辩论的形式深化理解,增强实践能力。辩论会的规则和流程由课程负责人刘一弘老师精心设计,确保了辩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辩论会的现场氛围热烈而紧张。正反两方的辩手们在台上激烈交锋,他们不仅以充分的准备和清晰的逻辑展示了对CSR和CSV理论的深刻理解,更以流利的英语和地道的表达,展现了他们出色的英语能力。正方辩手强调CSR在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反方辩手则突出CSV在推动企业创新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价值。

在反驳环节,辩手们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了有力的回应。正方辩手指出CSV可能过于关注利润,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反方辩手则质疑CSR的实施往往表面化,与企业核心业务脱节。这一环节不仅考验了辩手们的应变能力,也展现了他们对问题的深刻洞察。

不同于传统的辩论会,在本次辩论会的观众席上,同学们作为“军师”,不仅在观战,同时也在为辩手们出谋划策,提出问题,展现了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他们积极提问,与辩手们进行互动,为辩论增添了更多的火花。观众们的问题涉及了CSR和CSV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等。这些问题不仅拓宽了辩论的视角,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同时也体现了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

刘一弘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通过翻转课堂和辩论会的形式,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她也对学生们在辩论中展现出的出色表现表示赞赏。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商业、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场辩论,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更增强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随着辩论会的圆满结束,《认识商业》课程也即将画上句号。这场辩论会不仅让学生们对商业伦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未来的课程中,能够看到更多这样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撰稿:刘一弘
摄影:赵林喧、刘佳铃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