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我校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正厅长级)、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军主持会议并传达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精神,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孙朝晖出席会议。省委组织部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学校党委书记张存伟、董事长黄春有、校长姬宇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党中央和省委对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全省民办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我省实施意见要求,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系统合力不断巩固,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全省民办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持续增强做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会议要求,全省民办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持续强化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进一步明确民办高校党委工作职责,提升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强化工作条件保障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打造“育人先锋”党建品牌,不断夯实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基层基础。要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在促进规范管理运行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民办高校党委参与决策与监督制度,切实提升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张存伟以及其他部分民办高校党委书记、董(理)事长就做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会前,学校党委书记张存伟、董事长黄春有、校长姬宇、副校长刘正国引导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
我校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多功能集成各方育人资源直达学生身边,将学生社区治理“末梢”转变为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等工作“前哨”,努力做到了读懂青年关切,走进学生内心。代表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我校党建引领“一站式”综合性学生社区建设的创新举措。
“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书院社区:文化、育人、服务相融合
我校建成了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目前设有学生综合服务、就业创业、奖勤助贷、选课服务、学籍考试、教材服务、公寓服务、卡务中心、继教服务9个窗口,建立受理、保障和监督机制,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由学生“多跑路、多进门、多找人”到“数据跑路”“部门协办”的模式转变。与会成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分别参观了学校“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和多功能心理赋能室。



在书院社区内,党团活动室、大咖书屋、心理咨询室、学业辅导室、创新创业工作室、项目工作坊、全生异科导师工作坊等引人注目。通过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进书院社区制度,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社区中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系统布局书院社区育人空间,实施大咖传记阅读实施计划,营造崇尚阅读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社区环境。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汇聚全员育人合力,以全过程的陪伴和全方位的指导,立体化满足学生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帮扶、就业创业等需求,常态化推动全生异科导师深入书院社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最艺术的非艺术大学”
体育教育是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以“最体育·非体育”的核心育人理念,致力于形成一流的校园体育文化,创办有特色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我校行健馆、游泳馆和体育公园,他们连连称赞我校完备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所,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运动选择,还可以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教室,放下电子设备,投身到健康的运动中去,而且良好的运动环境更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

为了更高品质完成相关精品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艺术阵地。与会人员还来到了“Live House”、“Ning House”、乌马河剧院、乌马河室外剧场以及涵盖表演、声乐、器乐等功能各异的专属排练厅。这些艺术阵地的建设使用保证了高水平艺术节目和艺术活动的常态化排演,也保证了多样和繁荣的艺术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中成长。
非遗中心+形意拳:发挥品牌优势,彰显多元育人特色
学校非遗中心主要致力于“非遗进校园”等传统文化类校园美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以此来培养“完整的人”。中心立足晋中,放眼全国,以太谷区域特色与晋商文化为支点,广泛汲取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经验,积极探寻适宜高校传习的非遗项目。与会人员参观了非遗中心展陈的砖雕、碑刻传拓、木雕、剪纸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在形意拳中心,与会人员领略了传统武术的魅力。师生们的形意拳表演展示了学校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弘扬,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动作刚柔并济,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味。表演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形意拳中心负责人微笑着向与会人员介绍到:“我们一直致力于将传统武术融入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形意拳等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双体系+双创+工程实训中心: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与创业的摇篮
在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与会人员看到了学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所搭建的优质平台。先进的教学设备、实战化的课程设置以及学生们的优秀成果展示,都彰显了我校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突出成效。

工程实训中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学生们动手实践、培养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舞台。走进工程实训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实训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有序排列,3D打印机塑造出的精美复杂的模型展现着增材制造的独特魅力。参观过程中,与会人员深刻感受到了我校对工程实践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
参观结束后,与会人员对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校的实践育人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值得学习和借鉴。今后,我校将继续发挥优势,有效统筹校内外各方力量和资源,努力创设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样板高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党委宣传统战部
摄影: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
供稿: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