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信院校友风采第51期】太原校友分会张遥:成为阿信的左膀右臂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4 19:03:40 点击:

张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校友,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项社团活动,毕业后就职于智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教育信息化产业的相关工作。在工作期间,与我校的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努力为学校提供资源,邀请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来我校进行多场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

邂逅阿信的独特

走进六扇门,我满怀热情与期待。独一无二的大学生涯就此开启,奔赴于各个完满活动中,我不断认识更多的新事物,各类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活动,也让我变得越来越社牛,不再畏惧各种舞台,也不再逃避各种难题。这是我踏进六扇门后最大的收获,更是我在六扇门“深造”自我后的成长。

身为大数据专业的学生,大数据于我,不仅是一技之长,更是照亮未来道路的一盏明灯,引领我探索无限可能。在求知的征途中,我坚持不懈地自我磨砺,投身于各类竞技舞台,不仅雕琢了我的技能,更激发了我内在的潜能与斗志。及至学业有成,面对职业抉择的十字路口,我毫不犹豫地将脚步迈向了大数据行业。看到智林信息技术的企业文化,我开始琢磨研究,于是,我怀揣着满腔热忱,踏进了智林的大门,成了这个充满活力团队中的一抹新鲜色彩——唯一的“00后”成员。

延伸阿信的魅力

2021年11月,我离开了学校,顺利来到了智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在任职期间,我认真工作,将我在学校的所学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作为公司唯一的“00后”,在我初入职场的头几日,公司便让我作为新员工代表发言。这份重任让我既紧张又兴奋,毕竟,这是我的职场“首秀”,意义非凡。站上讲台,面对同仁与领导,我鼓起勇气分享了对大数据的热爱、求学坚韧及智林初体验。我阐述了大数据作为我探索未来的灯塔,如何引领我迈向梦想。令我倍感荣耀的是,我的发言同时得到了智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各级领导和太原理工大学的几位教授和博士老师的认可。这让我从踏进公司的第一步便充满了动力。为此,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有了强大的底气与信心。

初入职场,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对项目的整体需求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我在开发过程中频繁返工。同时,缺乏经验也导致我对于复杂功能的实现毫无思路,耗费大量的时间。为此,我积极学习,对企业发展及项目主要内容不断钻研,同时,与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不断地沟通交流,思考,最终将问题逐一击破。一步一步地踏实走下去,我也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瞄准了自我发展的航向。

成为阿信的左膀右臂

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致力于信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促成与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以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校企合作,并成功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这些努力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合作期间,为学校输送了多位企业中高级工程师,有效支持了多个专业的学生实习,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同时,在课程共建与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与企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对此,学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充分的肯定。此外,我还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将太原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信院,邀请理工大的教授与博士为信院师生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在假期期间,我还为信息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企业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母校的师资力量,为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贡献了力量。

目前合作范围最多、效果最好、评价最高的一门课程为《先进嵌入式控制与传感器技术创新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是由太原理工大学刘彦隆教授、张博教授等10余位企业中高级工程师共同研创。最难忘的事情是,在做这门课程的时候,因为自己是软件出身,没有硬件基础,对于物联网和嵌入式一窍不通,因此,我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相关硬件知识。我让自己的工作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除了深耕校企合作之外,我还时常回到母校参与各类活动。我曾代表公司参加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招聘会,为学子们带来了多场精彩的宣讲与职场行业讲座。对于学校老师交付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够按时且高效地完成。此外,我还受邀参与了学校的多次研讨会,期间得到了张书记与栗老师的高度评价与悉心指导,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今的我,已经是产教融合的业务经理。在这两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蜕变。职业技能的精进与心态的日益成熟,成了我这段旅程中最显著的标志。职场之路虽充满挑战与压力,但我学会了适时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以更加坚韧的姿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与失败。工作两年间,我不仅掌握了高效应对职场挑战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此外,人际关系的广泛拓展也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大亮点。在职场上,我与同事、上级、客户等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一过程中,我的社交圈子得到了极大地丰富,这不仅为我的职业发展铺设了更宽广的道路,更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支持与情感慰藉。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及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职业规划也因此而更加明确。

展望未来,我满怀期待,渴望在产教融合领域实现自我突破,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将致力于将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推动形成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为母校引入更多优质企业资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就自我,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供稿: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