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19:00,毣谷书院蘑菇·天台被星光与霓虹温柔点亮,“花儿绽放计划(第9期)”故事音乐会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刻对话,更是一次师生共同演绎的生命交响,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成长,更见证了一次次发生在“教育”故事中的链接跃升。



唤醒 生命的第一次破土
成长是写给教育的情诗,被纸飞机划过的天空都是故事的回忆。当《小小读书郎》的旋律响起,教育显露出它最本真的样貌。松弛自信、神采飞扬,这是学校花儿合唱团区别于其他合唱团最显著的特征,不是机械般的发声技巧,而是由内而外地绽放光芒。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就像歌词写到的“把我带到远方”、“辽阔天地任我们飞翔”,那些在排练中从跑调到准确、从怯场到自信的过程,是花儿合唱团指导教师们的鼓舞、陪伴和照亮,是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蜕变 在跌撞中寻找自信的可能
少年在华尔兹中起舞,故事音乐会从不缺少讲述者。《聆听大师的声音》的尾音尚未消散,教育的种子才开始发芽。“因为目睹别人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我的内心也渴望这样。”体重秤的数字从188到130蜕变,是彭子谕努力向上、超越自己的选择。那些减去的负重,咬牙与困难的对峙,是他战胜自己长出的新芽。一次次汗水落地,一次次上台答辩,一次次彩排演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他可以勇敢面对每一次选择,这位“璀璨冒险人”在蜕变路上不断成长。



追求完美 不如做自己世界的歌者
花儿的歌声中从不缺少坚韧和力量,共赴璀璨的路上亦有星河远征的梦想!那个骑着粉色电动车的女孩,在颠簸的世界里唱起了歌。走路慢慢,说话也是慢慢,可她“新孩子”的宣言整个世界都可以听到。她说“在聚光灯下,我的身体或许不够灵活,但我永远是自由的”;她说“我觉得我今天很漂亮,因为我穿了漂亮的裙子”;她说“来到信院,我觉得我成了一个新孩子”……世界颠簸,行至春光,春和景明,如潮水般涌出的掌声是包容开放的教育共同体下对每个独特生命的尊重与认同。教育的美好,就在于允许每个生命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绽放。


青春的尺度 是从教室到人间浪漫的距离
教育的发生,从不局限于场所,也从不只在某一个群体上停留,它无处不在。作为“时光爱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陈齐旺与他的团队坚持为百位老人拍摄婚纱照4000余张,汇编不老爱情故事超10万字,修复老照片900余张,带领老人走进校园体验大学生活142位,踏遍太谷区3镇5乡3城区,将教育的边界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在为老人拍摄婚纱照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完成了最生动的生命教育。那些不被局限在教室的“课堂”,真实地发生在人与人的链接中。当《好像是》的旋律响起,青春活力的面貌感染着每一个想要拥抱青春的人。


寻找答案 不妨相信永远有第1001种成长
好像每一朵花的生长都要面对环境的恶劣,好像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遍布一些阴霾和坎坷,但坚信“我们所走的路要繁花盛开,要人声鼎沸。”当全场观众自发亮起闪光灯,现场在青春的欢呼里化作一片星海。《再唱一次这首歌好吗?》让演员与观众的界限模糊,每个人都是这场教育叙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就像片尾曲《教育是一首诗》和《我们》一样,教育的意义在“花开的声音”的合唱中显露出它最本真的模样。




演出接近尾声,集团联席董事长彭鸿斌博士肯定了花儿合唱团的演绎,并与现场师生分享感受,他谈到:这次花儿合唱团的呈现形式非常丰富,对合唱团成员及活动组织者的努力表示感动和感谢,天气虽然很冷,但大家依旧坚持,展现了大学生应有的青春姿态;期待在下次的演出中,花儿合唱团能够更加松弛,不拘于演绎形式的表现,而更加快乐地享受舞台,就像是在大学生活中,快乐是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续热爱生活的首要前提,他鼓励大家在校园中找到快乐、享受大学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意义所在。


夜色渐深,那些在舞台上绽放的笑脸,那些在观众席闪烁的泪光,共同谱写着最动人的教育诗篇。在这个被故事填满的音乐会中,每个生命都在被看见,每段成长都会被珍视。感动过后,它用最真实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些被唤醒的灵魂,必将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撰稿:青藤书院
摄影: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
供稿:青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