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夏启新程,国际交流正当时!5月21日14:30,第23期相约书院·校长面对面“青年国际π:跨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在上河书院208山河·赋能空间火热开启!暑期海外游学、FOM大学项目、本硕直通等国际交流项目,从申请秘籍到发展规划,在面对面交流分享中带你打破信息差,抢占国际赛道。
本期活动由书院部主办、白燕书院承办,晋中信息学院校长助理陈春苗、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尚美丽、淬炼·国际商学院商科教研室主任李玲、国际交流学院教师王馨娣、海外游学教师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焦晶老师及70余名学生参加,共探跨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开启当代青年的全球成长之旅!




活动启幕 以“心”叩响世界之门
入口签到处,同学们写下对国际交流项目的疑惑,这些藏着期待的“国际之问”,瞬间拉满全场期待值。
活动伊始,校长助理陈春苗以“Who am I”、“Why am I here”、“What is my responsibility”三个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启发信院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努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世界公民。





深耕不止 以“事”铺就留学之路
我校国际交流项目负责人以“海外筑梦”为轴展开深度解读,字里行间,既有跨文化碰撞的火花,亦有破茧成长的共鸣。尚院长分享我校开展的各类国际化合作交流项目,讲述以沉浸式感受作为“世界公民”的体验,强调中外交融下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在多维度平台与资源中激发创意,碰撞灵感。

李玲老师更是以鲜活的案例曝光德国留学“捷径”,以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简称FOM大学)为聚焦点,从校园风光、教学设施、世界影响等方面介绍,并结合我校“模块化课程衔接”的核心优势,为同学们就开设课程、就业优势等做出客观分析与解读,以“高效”+“高质”解密FOM大学的“黄金跳板”。

国际交流学院王馨娣老师描绘本硕直通“路径图”,结合国际教育成功案例,详解“语言+学术双轨培育”模式 ,从多语言授课、多文化体验、多角度进阶等一站式为学生提供升学规划,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多元文化,探索广阔世界。

海外游学教师代表焦晶老师以“跨越山海,Everything is possible”为题,分享“完满教育之花”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的故事,在感受世界文化、美食、风情中,接纳、包容、融合,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知。

海外游学学生代表王妍妮同学以“多一度视野”讲述在阿信被托举、被成就的成长之旅,从游学选拔脱颖而出到异国他乡突破口语交流,在师友的真心陪伴下,跨出舒适圈,让青春有了世界的维度。“在信院,看世界”,德国一夏行,帮助她从i人变e人,让年轻心灵在世界舞台上绽放。

余韵不绝 以“情”共绘未来之景
问答环节化作思维共振的“智慧场”。淬炼·国际商学院会计2303班马琪琪率先发问:“跨专业申请本硕项目,该如何弥补课程差距?”李玲老师以我校与FOM大学合作模式下的独特优势回应,鼓励同学们勇敢尝试。抢麦环节中,淬炼·国际商学院会计2304班王雅桢抛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如何衔接”的疑问,国际交流学院王馨娣老师当场“划重点”:“学校已根据语言基础分层开设定制课程,并提供考试专项支持。”





互动分享环节后,一场轻松的“脑力调剂”悄然登场——经济与管理学院国贸2301班黄玉霞登上舞台,以一首旋律明快的英文歌曲点燃现场。灵动的歌声中,台下师生轻声和唱,洋溢青春的暖流。

整场交流中,同学们收获满仓。校长助理陈春苗以“国际化资源是成长的‘望远镜’与‘显微镜’”为喻,为本场面对面送上寄语:她鼓励同学们勇敢走出舒适区,在学校搭建的国际化平台上努力绽放;从信院出发,拥抱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信院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以“心”启幕教育热忱,以“事”深耕育人之路,以“情”收官成长之旅。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托举阿信学子奔赴国际舞台,绽放青春之光。
撰稿:王翊帆 秦丹阳
拍摄:王佳怡 杜雅琪
供稿:白燕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