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信院学生项目在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学生项目成果展中斩获佳绩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7 15:03:49 点击:

8月23日—24日,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5年学生项目成果展暨大赛与项目启动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办,围绕“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建设”三大核心,旨在搭建全国性协同创新平台,探索社会创新教育前沿路径。大赛开展了成果展示、大赛评选、主题研讨、资源共建等多维度深度交流。我校学生项目《晋韵非遗·助农兴乡--山西非遗赋能农产品包装振兴计划》、《舒心助老》分别斩获特等奖、二等奖。

本届比赛中涵盖“科技发明”“社会治理”“文明文化”三大赛道,从社会价值、创新性、完成度、项目前景、学习主导程度、跨学科意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整合分析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表达展示能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展现了学生在跨学科整合、社会洞察与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

项目《晋韵非遗·助农兴乡--山西非遗赋能农产品包装振兴计划》团队的负责人、我校艺术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刘璐杰通过专业课程《构成设计》学习,在孙琪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学院提供的学术与非遗资源,将山西独有的非遗技艺与本土优质农产品进行创意融合。该项目不仅体现出艺术传媒学院在跨学科融合与非遗创新应用方面的教学成果,也为山西特色文化与农产品品牌化、现代化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

项目《舒心助老》团队的负责人、我校远景学院计算机专业徐佳敏通过通识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学习,在赵云老师的指导下,将志愿服务、非遗体验以及书院空间进行融合,针对孤巢老人增多和村镇养老服务新需求的情况,以水秀乡舒心养老院为基地,开展大学生新型养老院创业探索实践。该项目不仅体现出我校通识教育在学科思维构建、跨学科融合方面的教学成果,同时为乡村社区养老服务、银发经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6门课程加入并活跃于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近年来,我校通识课程改革以带领学生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为方向,通过学科破界、场景育人、师生共创等方式,以项目式教学为手段,带领学生发现真实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学生项目成果展暨大赛虽已圆满落幕,但教学创新的探索从未止步。我校通识教师会在教学创新与跨学科实践中持续发力,充分融合与利用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的办学特色与条件,努力成为具有新时代气质的教育创新者,走出一条独一无二的教学创新之路。

学生感悟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当我们面对跨学科选题价值判断与术语鸿沟等难题时,我们系统性借助我校特有的‘双师课堂’和‘异科导师’机制,结合线上自学与小组协同,有效消解学科术语认知差异,以商科教育中的冲突营销学理论为核心的工具性框架,通过识别学术理论与应用需求之间的张力评估选题价值。”

——刘璐杰

“在本次的项目实践中,团队成员结合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教育理念,探索出融合通识教育与完满教育的解决路径,以通识教育拓宽认知广度,打破学科壁垒,从根本上识别思维盲区;以完满教育的实践场景为依托,通过项目实战,激发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最终实现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赋能。”

——徐佳敏

供稿:通识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