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启动“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9-17 00:00:00 点击:

学风建设是大学教育“三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的让完满教育与学风建设融合,助力专业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公益服务工作的内涵?如何实现随手志愿、万人公益?等问题一直是公益服务工作思考的内容。今年开学以来,在学院领导的直接支持下,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将9月确定为“爱师乐学月”,并倡导发起了“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与全院学生一道共建绿色课堂、健康课堂。

9月16号下午,“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启动仪式在学院图书馆前广场举行,学院副院长、完满教育委员会主任傅永林教授,学生处、团委、各系(院)有关负责人与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共同承诺,努力推进“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的实现。

启动仪式在嘹亮的青年志愿者之歌中开始,现场的全体人员倾听青年志愿者之歌,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院团委老师、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指导教师李泊萱介绍了有关活动背景,近年来,公益服务工作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奠基性、突破性的进展,但为了进一步传递公益理念,此次青年志愿者们把目光投向课堂,让公益回归身边,主动发起了“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这也是公益服务工作思路的重要尝试。李老师还代表全体志愿者承诺,将完善工作方案和活动体系,提升自身素质,以务实的作风践行志愿精神,做好大公益时代的弄潮儿,尽最大可能与学风建设相融合,把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打造成信院的最潮名片。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活动部副部长、外国语言文学系2014级学生朗越同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督导部副部长、艺术传媒系2014级学生马宁同学分别宣读了“无手机课堂计划”倡议书和“背书包计划”倡议书。号召全院同学以青年志愿者的名义放下手机、拒做低头族、带上书笔、认真听课,还课堂一份干净,给自己一次机会。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副主席张瑞强带领与会同学宣誓,“我以青年志愿者的名义承诺:捧起知识的花蕊,经住科技的诱惑,主动带好书笔,抬头关注世界,共建绿色健康课堂。不望老师的厚望与期盼,不负青春的理想与追求,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志愿者们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图书馆前广场上空。

学院副院长、完满教育委员会主任傅永林教授告诫同学们要认清手机、网络的两面性,希望大家切实把活动内容落到实处,做“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努力深化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做公益服务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的创新者和建设者,积极打造零流量课堂,为自己、为他人、为神圣的课堂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记者还从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了解到,“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启动后,还将进一步推出现场倡议行动、手机储存行动、主题班会行动、网络志愿行动等系列活动,与恒大冰泉等赞助商联合发放手机收纳袋数百件,定期开展“无手机课堂”流动标兵单位评选活动等。

“做手机的主人,机不在手,心在课堂,全身心投入课堂,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工商与公共管理系系财务管理1507班张艳霞

“这次的活动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我们不去仰望星空,却低头三寸屏幕。初入大学,我们应该做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在课堂,多看看老师的三尺讲台,在课外,多与同学交流,多去发现身边的黄金屋,放下手机,从我做起。”

—— 艺术传媒系环境设计1507班张埔铭

“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让我们感受到作为学生应该背起书包,带上书本,在课堂中放下手机,认真听讲。不要再和手机共度课堂,不要让老师的心血白费。”

——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01班吴涛

“9.16参加的‘无手机课堂计划’‘背书包计划’活动,短短的几分钟,开启仪式已经结束,但活动留下的影响却很深刻,步入大学的壮志,激情与活力,现在却一点点的消失,低头族不断的出现,应该让我们思考些什么。活动的意义在于呼吁我们保持进校时的初心,记住最初的梦想。我想手机对于我们只是让我们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愿我们放下手机,坚持梦想,朝着目标努力迈进。也愿四年后,想起大学生活,嘴角微微扬起。”

—— 工商与公共管理系财务管理1520班武晋婧

我院启动“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

启动仪式现场

我院启动“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

志愿者发起倡议

我院启动“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

傅永林教授讲话

我院启动“无手机课堂计划”和“背书包计划”

学生签字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