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教学管理效能、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使教务处从全院性教学管理的重心由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充分发挥二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基层教学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各系部间的沟通,强化教务处服务、协调、引导的职能,3月8日—3月17日,教务处处长吕春成带领教务处工作人员深入系部一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调研工作。
走访调研过程中,各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就系部机构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科研工作、学科竞赛、教师业绩考核、学生学业考核等多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各系部的重点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想法,同时也提出目前制约系部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些问题及困惑。
在信息工程系座谈中,主要针对如何利用产教融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度交流,同时系部建议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和人员配备;加大重点专业引进人才政策和注重教师业绩考核的全面性,避免工作量考核一刀切。
在机电工程系座谈中,重点针对如何利用榆次经纬厂、太谷马钢厂在实践教学方面寻求突破,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开展机制专业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系部建议通识课程分专业(群)设置,避免课程内容重叠或类似;出台教师到企业培训制度;加大学科竞赛力度。
在工商与公共管理系座谈中,主要针对ERP、电算化、VBSE财务综合实训模拟实验室的使用和实训软件利用,以及今后如何在实践实训课程设置,优化实训效果方面寻求突破进行了探讨,同时系部建议充实系部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教师培养。
在经济管理系座谈中,主要就二级管理和如何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经济管理类仿真模拟实验室建设、国贸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深入交流,同时系部建议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上等同配置资源,加大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开展;保证系部教学管理人员配置;调整学生奖学金奖励机制,增加学生学业成绩比重;增加教师激励措施,完善用人机制;提供教师容错改错机会,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在艺术传媒系座谈中,艺术系提出了 “外塑形象,提升内涵”的系部文化建设理念,双方针对如何以“设立艺术类专业工作室”为特色,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提高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作品档案保管、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沟通交流。
在体育教学部座谈中,主要针对自助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交流,并探讨了适合我院体育选项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以及今后改进措施。
在环境科学与食品工程系座谈中,主要针对目前学科门类多、专业多,如何开展实验室建设、专业综合实习和打造食品质量安全优势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交流,同时建议加强师资引进和培养、调整工作量计算办法(尤其是实验室习)、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行分类管理(尤其是专升本)。
在外国语言文学系座谈中,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如何打造特色,突出“实用性”、英语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英语四级、八级考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同时探讨了教师业绩考核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措施。
在公共课教学部座谈中,主要针对思政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数学分级分类教学、通识课程教学的普适性和差异性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重点交流和探讨。
针对系部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吕处长提出了许多借鉴性、指导性建议。从教学管理工作来说,要有超前意识,要有主动性、创新性;从专业建设来说,系部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要考虑学院整体的发展定位和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要结合专业实际和国内外发展情况,找准突破点,搞出特色;从人才培养方案来说,要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紧紧围绕学院的建设目标,制定符合本专业实际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增加专业发展新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等;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说,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走出去,开拓眼界、丰富阅历,专业教研室主任要对本专业领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等;从课程建设来说,课程教学要“活”,要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抓手分步实施,从实验实训课程寻求突破;从教学质量来说,要加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完善教学各环节评价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他强调,随着质量办学的深入,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至关重要。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与系部的沟通,充分发挥教务处的协调、服务、引导作用,进而创新教学管理,全力做好学院教学工作。
通过调研,教务处掌握了基层教学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加强了与系部间的沟通交流,既向系部征集了工作建议,也对系部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集中调研对教务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求实求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良性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教务处将认真梳理和分析征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各项工作的依据,并针对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