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校地合作,畅通毕业生信息衔接,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施策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9月29日09:30-11:30,浙江长兴政企代表团专场招聘会在我校文体活动中心前广场成功举办。参加招聘会企业有浙江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天能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天能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长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等23家知名企业,提供岗位数170余个,需求人数1100余人。

学校校长助理杨碧霞、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人员来到招聘会现场,为学生求职出谋划策,与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对接。


直播带岗 让就业“触”网可及
本次招聘会采用线下招聘+线上直播带岗方式开展,在直播间,浙江长兴引才专场办主任曹世河介绍了浙江长兴概况、招才引智政策等内容;学校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傅建平教授介绍了学校智能工程学院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产业学院建设等情况;部分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了企业运营情况、招聘岗位、福利待遇等,并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即时交流,以连线、留言方式进行现场直聘,“直播带岗”活动受到广大求职者的热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场互动 搭建双向选择交流平台
本次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毕业生怀揣着对职场生涯的憧憬,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积极与企业招聘人员进行交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情况。每家招聘单位展位前都挤满了前来应聘和咨询的学生,现场各招聘单位通过展板、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向学子们介绍公司的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优势,实现企业与应届毕业生的双向选择。



深度融合 携手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
招聘会结束后,浙江长兴政企代表团参观了我校智能工程学院实验室及产业学院。我校与浙江省长兴县探讨了校地合作事宜,下一步校地双方将合作共建人才工作联络站,秉持“引得进人才、用得好人才、留得住人才”的理念,通过政策引领、搭建平台、密切联系,创新靶向引才、柔性引才、市场化引才、项目引才等机制,面向引才聚才、暖才用才、爱才留才等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全链条服务。

此次招聘会以浙江长兴政企代表团专场招聘会为契机,持续推动校地人才交流合作不断发展。我校将持续搭建与浙江长兴县沟通交流的桥梁,合作共建人才联络站,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互利共赢,促进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今天很荣幸地来到山西晋中信息学院长兴县政企代表团专场招聘会,长兴企业代表团受到学校热情欢迎,前来应聘的2022届毕业生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积极地和自己青睐的行业、企业认真务实的沟通交流,相互传递和展示着个人自身的优势、意愿和发展方向。经过和前来面试沟通的同学交流,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晋中信息学院的同学真实、踏实、务实,能清晰的给自己合理的定位,不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愿意从基层做起,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意识和理念认真的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岗位。当然学生有这样的就业择业意识和理念,离不开我们晋中信息学院各位老师的培养和引导,从实际出发,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择业和就业理念,感谢我们的老师给学生们培养愿意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实实在在的走好每一步,相信我们晋中信息学院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祝愿我们晋中信息学院明天更美好,每一位学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更欢迎同学们来长兴创造未来。”
——浙江万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陈敏
“为更好地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9月29日,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积极举办了浙江长兴政企代表团专场招聘会。在招聘会上了解到,浙江省长兴县无论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文化底蕴、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具备好多优势条件,20余家企业秉承‘为社会好、为高校好、为学生好、为企业好’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众多职位。智能工程学院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并从简历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指导,引导学生始终坚定‘想就业、能就业、就好业’的信心,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积极求职择业。”
——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 李杰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了浙江长兴政企代表团晋中信息学院专场招聘会,再次非常感谢学校能够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此次校园招聘众多职位直接面向我校特色专业,使我们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天能汽车电池的招聘信息,公司的招聘手册里给我们展现了具体职位、对口专业、培养方向、发展前景等,这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我将结合自己的专业,进一步精确就业目标,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智能工程学院 电气1801班 孟尚勋
附:浙江长兴简介
长兴位于太湖西南岸,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面积1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万。与上海、杭州、南京均在90分钟交通圈内,由长兴乘“杭宁高铁”到杭州、南京,时长半小时左右。
长兴连续十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重点发展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拥有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省级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国家级绿色制造产业园等协同发展的产业平台,已吸引包括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并拥有729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其中上市公司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5家。
长兴致力于打造秀美之城、幸福之城,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际环境可持续发展奖、国际人居环境金牌示范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近年来长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连续十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财政收入102.68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4310元、31840元。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