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12-08 00:00:00 点击:

编者的话:在新工科与新商科建设背景下,学校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充分发挥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和实践能力训练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引导、广泛宣传动员、出台激励机制等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切实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教学促研 科研兴教 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促进我校教学成果实质性转化,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获批多个计划工程项目,帮助教师在科研中提升教育质量与专业创新力,在教学中将教研成果融入课堂,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我校智能工程学院和山西横炮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建的“智能专用车辆产业学院”,成功获批2021年度省级“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立项。“1331工程”是省委省政府部署、谋划、推动的三大创新工程之一。“智能专用车辆产业学院”的成功获批,是我校坚持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重点发展领域,持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智能专用车辆产业学院”第一代产品“飞天猪”于9月23日亮相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对产业学院的建立及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产业学院将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延伸现有的主导产品,完成第二代、第三代饲料运输车的开发,在产品中不断融入新技术,向着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在德国专业认证背景下,我校与部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成立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将专业课程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工科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

基于ASIIN认证 贯彻高校教学改革 创新育人模式

我校鼓励教师申报教学课题,由院长或专业课教师牵头开展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育人水平,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近年来我校成功申报多个国家重点课题,推进教师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创新发散思维。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11月26日,我校智能工程学院傅建平教授主持申报的《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智能制造”特色机制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次获奖的教学成果是我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大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一流专业辐射效应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我校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杨吉花、曲长征、张晓娜、杨倩倩、贾维丁、吕淑芳、李鑫、杨璐七位老师共同规划的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功通过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规划课题评审。该课题的成功获批,是我校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的充分体现,我校严格督促有关课题做好开题、中期、结题等过程性管理工作,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德国专业认证】让科研与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活力源泉

9月30日,山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项目的通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龙主持,并成功申报《基于ASIIN认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等多项人才培养改革项目。本次荣获的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提名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充分发挥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我校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

基于德国ASIIN和ENAEE的专业认证背景下,我校持续推动校企合作与教学课题申报,鼓励师生在实践中积累过硬的专业能力,锻炼灵活的创新思维,在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科专业人才。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整理

图片: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