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16:00,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食品与环境学院协办的本学期第五次示范课教学活动在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智慧影像教室顺利举行。本次示范课由食品与环境学院张晋老师主讲,该部门全体教师及其他院系部分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观摩学习,本次示范课由食品与环境学院戴铭成老师主持,特邀校级督导高培月老师进行指导点评。

本次示范课以“由图引意,以问促思,图解引导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展示内容是《生物化学》中第五章第二节——“糖酵解”。示范课开始前张老师先介绍了图解引导法在教学应用中的特点和所获得的成果。接着以古法酿酒图和饮中八仙歌展开讲解并提出质疑:体测长跑后为何会感觉身体酸痛?乳酸是有害的代谢废物、还是有利的代谢能源?带着疑问,示范课进入到了探疑环节,用大量的糖代谢图例引导大家探索糖的酵解过程。最后以生动的实例和思政哲学原理答疑,回答了开篇的两个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比喻生动、前后呼应,为大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示范课结束后,校级督导高培月老师进行了相关点评。她指出这节示范课逻辑结构清晰,能够用生动的词汇和图例将知识结构展示出来。讲解过程中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有问有答,在结合山西地方特色的同时又能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将知识升华,使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接着,淬炼商学院刘一弘老师点评道,一节理工科的课程能够用浪漫的诗词引入,以哲学的思维升华,并且加入拟人化的元素,让原本枯燥的化学课程听起来既严肃又活泼,这种授课方式值得借鉴。

本次示范课,张老师利用大量的糖代谢图例来引导大家探索糖的酵解过程,用生动的词汇和图例将知识结构展示出来,把教与学两种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课后,多位老师总结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并且在现场就授课技巧的运用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和深入交流。这样的学习研讨氛围也真正起到了我校示范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推进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

图解式教学着重知识传授的形象化、生动化和概括化,强调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避免死记硬背,有利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食品与环境学院 教师发展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