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完整人生的多种可能——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举办2025年家长开放日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9 15:39:34 点击:

5月17日,远景学院举办2025年家长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以“触摸·对话·生长”为脉络,凝聚教育的温度与力量,打造家校共育的“远景新范式”。

绽放·相遇的第一朵浪花

“家眷签章共影存忆”仪式直接给活动“上分”,远景学院门口的巨型卷轴化身“家校联名打卡墙”,家长和孩子们手持定制印章,像给未来按下“确认键”。背景墙“全景对话,共育未来”的标语被阳光镀上“高光金句”,25组家庭的笑容在镜头前组队“刷屏”。 远景学院院长张晶晶致辞中首先感谢了家长的信任,并表示远景学院全体教职工一定不辜负各位家长的期待,一定用心全情陪伴荣誉生成长。她和家长们聊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希望家长们多鼓励孩子用好、用尽远景学院为孩子们提供的各种成长资源。我们以博雅通识课程重塑思维度,以完满教育平台激发成长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土壤中扎根。学工副院长闫帅继续分享道,“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双导师’——即辅导员24小时在线守护学生身心成长,学术导师定制个性化发展图谱,让教育真正成为生命的双向奔赴。”

仪式落幕,成长启幕。大二学生尹智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说:“高考失利那会儿,我以为自己掉进了‘青铜局’,结果远景学院反手给我发了‘重生卡’。他讲述了从竞选班长到参与国际摄影大赛的成长历程,在通识课堂中解码文明基因、破译文化传承的奇妙旅程。大三学姐闫心茹晃了晃手里的“成长纪念卡”分享道:“初入校园时是最后报到的新生,辅导员在旧宿舍楼说‘这里是新起点’,经过近三年的历练,现在我的手绘能承包整面文化墙,剪的视频被学弟学妹当成教科书,都是远景学院独家定制的,我在这里找到了热爱生活的勇气。”

“守护孩子的精神旷野”为主题的家校圆桌讨论中,“教育不是修剪枝桠,而是浇灌根系”、“成绩之外,更要看见孩子的‘情感资产负债表’”等育人观点,引发家长与学生的高度共鸣。针对英语四级备考、网络工程实践强化、会计专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张晶晶、闫帅老师一一给出回应与解答,现场洋溢着坦诚与信任的氛围。

蒸腾·共膳的第一缕烟火

“守护孩子的精神旷野”为主题的家校圆桌讨论中,“教育不是修剪枝桠,而是浇灌根系”“成绩之外,更要看见孩子的‘情感资产负债表’”等育人观点,引发家长与学生的高度共鸣。针对英语四级备考、网络工程实践强化、会计专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张晶晶、闫帅院长一一给出回应与解答,现场洋溢着坦诚与信任的氛围。

感受·成长的第一次跃迁

下午家长与学生相约远景学院102智慧教室,王慧敏老师与杨丽佩老师共同带来了“文学与音乐:汉乐府与民间歌谣”的双师课堂。王慧敏执一卷《江南可采莲》,将乐府诗的韵脚拆解成江南水乡的粼粼波光——“莲叶何田田”是汉代的流行歌词,“鱼戏莲叶间”竟是古人藏在诗行里的分镜头脚本。琴声倏起,古琴老师杨丽佩指尖抚过古琴七弦,《子夜吴歌》的旋律似银杏叶般簌簌飘落。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吟唱从家长与学生的喉间涌出时,空气仿佛被镀上唐时的霜色,教室秒变“音乐厅”载着家长与学生两代人共溯的千年文脉。接着张晶晶介绍道“智慧教室打破了传统讲台与课桌的界限,就像我们始终相信——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她特别提及教室墙上的学生摄影展:“这里每个角落都由他们自己布置,因为成长,本就是一场自主创作的旅程。”

从晨光中的真诚分享到课堂上的灵魂共鸣,家长们见证了远景学院如何将“博雅赋能”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夕阳西下,我们与家长们在学院门口依依惜别,家长离场时手持特制的“成长纪念卡”,背面印着学生手写的心声,“我在这里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找到了热爱生活的勇气。” 这场开放日不仅是给家长的“安心丸”,更是写给教育的“情书”——当家校共育的智慧与温情相遇,成长的种子终将破土而出,长成枝繁叶茂的明天。

供稿:远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