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雨晴,女,2002年2月出生,山西省阳泉人,淬炼·国际商学院审计学专业2021级(太行书院)学生。在大学,郝雨晴压根没想到,加入双创先锋班竟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她从舞台演员变成了带货主播,进而又拿到了进入世界500强的通行证。

没成熟的杮子
我性格非常外向,在加入“双创”之前,在大艺团混得很“嗨”,也锻炼出了很强的表达能力。9月份“双创”面试,可能是因为我“太能说”,就被选进了直播团队。老师给了我四个身份选择:拍剪、编导、主播和运营。我果断地选择了主播,希望能美美地上镜,用镜头记录自己。
一开始,我挺得意的,觉得凭舞台上的经验,做个主播应该是小菜一碟——凭我的口条,肯定能干好!但是,现实很快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第一次真正面对镜头,我才意识到视频里的样子和想象中差得太远了。有的时候来不及化妆,就要被“逼”着拍带货视频,更糟心的是团队剪辑也不开美颜、调滤镜,成品总会收获室友的扎心吐槽:“平时给你拍的都是美照,视频里咋这么‘狰狞’,一点表情管理都没有?”虽然我表面上装作不在乎,但每每看到她们截我的丑照做表情包,我的心理就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我真的适合当主播吗?
在小组展示的舞台上,这个想法愈加强烈。
展示的内容是模拟直播,我觉得凭借话剧舞台的经历,小小的展示应该手到擒来,于是,赛前,我草草读过一遍直播话术模板,就觉得万事大吉了。
然而真等我站到台上开口介绍产品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话术没有内化于心,自然不能外化于行。本来流畅的模板到了我嘴里,就跟没成熟的柿子一样涩嘴:“这是一款枣夹核桃,它吃起来,呃,口感还不错……”
因为不熟悉话术,要想多说点,只能看产品配料表,我生拉硬扯,全然忘记了自己主播的身份,正脸始终没有朝向观众,也没能跟在线的网友互动。
看到台下老师的眉头微微皱起,我的心情也随之跌到了谷底。
更让我灰心的是,另一组主播表现得却异常从容流畅。清晰的逻辑,流畅的表达,频繁的互动……让人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一对比,我感觉自己完了。

“给你们发的话术好好背了吗?有努力准备吗?下周在学生服务中心楼前,进行线下直播,要还是这个样子,那就当着全校的面丢脸去吧!”老师犀利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
粉丝涨了200个
面对即将到来的线下直播,我暗暗发誓,这回一定要认真了,不蒸馒头争口气,绝对不能再掉链子!
为了能呈现出最佳状态,我一头扎进了近乎疯狂的 “备战”模式。在家里照着镜子练表情、背话术,走在路上嘴里也念念有词,我发誓一定把话术背的滚瓜烂熟。

当时,我兼顾着话剧《猛犸》的排练,白天还要上课,日程塞的满满当当,即使这样,我还是每天晚上错峰安排,一个半小时的线上直播时间从没间断!
双创只有一个直播间,资源稀缺,先到先得。于是,每天一下课,我就扯着单肩包疯狂冲往双创学院。
直播中,还常常会遇到始料未及的状况。
记得有一次,计划带货的商品未能按时到场,但直播已经开始,这咋整?我一边硬着头皮找话题和线上的“宝宝”们闲扯,一边绞尽脑汁,四下张望,看能找到什么能够救场的东西。突然,我眼神扫到前一天带的太谷饼,顿时心生一计——“憋单”!

我一边用眼神向运营示意把太谷饼拿过来,一边在线上说:“各位直播间的家人们,今天晴晴的直播间要给大家送一波超级福利啦!大家想不想要!”“想要,想要!”配合默契的运营在旁边大声附和。
“想要的家人们就点点小心心,给主播上上赞,在公屏扣出想要!只要点赞量达到20万,我手里这美味的太谷饼就免费送给大家!”此招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直播间的观众们热情被瞬间点燃,人数多了,点赞量也节节攀升。等迟来的货品送到,我趁势接续热度,把该商品也上了购物车。
就这样,以往用来增加自然流量数据的憋单手段,被我成功引用化解了一场小型的直播危机。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直播演练,每天都解决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团队协作的默契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身为主播的我,临场应变的能力和口条被练得炉火纯青,在十月的那场线下直播竞赛中,我们凭借超强的控场能力、现场互动应变能力、纯熟的话术、默契的配合,火力全开,成功涨粉200名,毫无悬念拿下比赛。
挑战万元特等奖
当时,我不会想到,短短三个月的主播经历,能够影响我未来的人生发展。
2024年5月,一场全国大学生职场模拟招聘大赛吸引了我的目光,1万元奖金的特等奖让我挪不开眼。怎么样才能拿到呢?我思考再三,觉得凭借爱说的个性和直播的经验、话术,完全可以应聘主播。
真正开始参赛了,我才知道这个过程有多难,从准备简历到参加院赛、校赛、区域赛、国赛,几乎每一步都在历劫——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一度想弃赛。
只说校赛吧,竞争对手就有熟悉的前辈选手赵文田。他不光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学长,而且已经是创业成功的老板。此外,还有一些应聘西部计划教师岗位的选手和营地教育中心的素拓选手。相比之下,我选的主播岗位看起来是那么普通、上不了台面。
靠什么让自己赢面大一些呢?我想起了直播中的即兴应变。

在现场答辩环节,当老师要求我临场直播带货。我心头一紧,现场除了桌子、椅子,就是人,几乎没有可以展示的产品。这时,直播的经验帮助了我。我四下张望一番,立即锁定了评委老师手边的娃哈哈矿泉水。我拿起矿泉水,大脑飞速地回忆直播带货的话术模板:“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款非常经典的饮品——娃哈哈矿泉水。”我觉得,自信而热情的声音,是我吸引注意力的最大优势。我从矿泉水的安全性到口感,事无巨细,讲解从容流畅。讲着讲着,我突然想到家国情怀,灵机一动,又提到了它是国货品牌,是国货之光。“我们应该支持国货,选择娃哈哈矿泉水,就是选择一份品质和信任!”

看到老师的脸上满意的笑容,我心中有了底,嘴巴更是抹了蜜似的,开启疯狂互动点赞模式,成功活跃了现场气氛,也让自己更加放松地投入到直播带货中。最终,我顺利地完成了展示,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通往国赛的“offer”。
0.04分取胜
闯入“大咖云集”的国赛圈,我压力更大了。
参赛选手都是来自不同省份的优秀学生,很多都是985、211学校的,他们的经历都特别丰富。高材生、高端词汇、高端赛道……当时的我感觉自己瞬间就被秒到尘埃里。
放弃?这已经到国赛了,不闯一闯太可惜!继续?这可是国赛,我能赢吗?“来都来了,这可是国赛,赢了有奖拿,有面子;输了有证书,也不亏。”我努力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力求赛场上放手一搏!
此时,日复一日直播历练的临场应变能力,又给我带来了灵感。我决定把“我是郝雨晴,来自……”的俗套开场改一改,直接采用直播间的形式:“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我是主播晴晴,郝雨晴……”配上精心制作的VR视频,我细数了自己在校的各种经历,包括参与的活动、项目经历、演员经历以及直播带货经历等,力求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展现出活力满满、自信阳光的自己。
看到这种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问答环节,我也如法炮制,力求创新。当评委问:你原本在“双创”,以创业为主,为什么现在要来求职就业呢?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如果照实说为了拿奖金,显得很俗气功利;说创业者多,成功者少,又显得自己没有恒心毅力。怎么说,更有创意,且合情合理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深层次考察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思考。我深吸一口气,有了方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认识的世界很有限,对各个领域的了解和认知也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先去就业,跟着团队一起工作,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所在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有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再考虑创业,可能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看来,我的回答正中靶心。最终比赛成绩公布时,我以0.04分的微弱优势,获得了第一名!

伴随着全场的掌声和欢呼声,我难以置信地从椅子上跳起来,那一刻,我仿佛成了世界的焦点。看着台下老师和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祝福和羡慕的笑容,我一瞬间想到的,竟然是在双创抢直播间,日复一日打满鸡血,为了挣流量、增粉丝努力的日子。一次次地应对突发事件,练就了我遇事不慌、从容应对的强大内心,超凡的硬核表达和极佳的临场应变能力。
颁奖之后,还有意外之喜:比赛现场,我收到了一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评委给出的offer;赛后,双体老师为我推荐了去北京大厂的工作机会。我这才意识到,“会说话”真的可以当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