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润,男,2001年10月出生,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2203班(无边书院)毕业生。由于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王佳润被一家公司聘为总经理助理。追根溯源,王佳润觉得,这一切都来自于为高校素质教育调查团的订餐服务。

2024年3月初,即将毕业的我,偶然间,听朋友说新采正在招实习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报了名。
可能是沾了口才的光,面试一切顺利。录用的当天晚上就开会安排周末的调研。会上,听说还有为期一个月的考核,九进五。也就是说,每周调研之后,老师都会根据调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累计四周,淘汰四人。压力这就来了,我有些难以置信,刚认识就要厮杀?这节奏,怕是未来三个月的实习不好过呀!
手忙脚乱的开始
简单了解本科高校素质教育调研任务后,我们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准备工作,招募调研员、报回名单表、租车、买保险、订餐、签安全协议、组织调研前培训、带队调研、做好后续报销票据的收集整理……这一切,都只有三天的时间,而且是跟这么多不认识的同学搭档,我心里慌得一批!
根据分工,我的任务一是在调研员大群里发起24人的招募令,二是统计学生信息制表,三是做好订餐工作。
根据以往班级活动的经验,我对招募一点信心都没有。话要怎么说,学生才会买账?不买账怎么办?我越想越烦。
幸运的是,另一组的董子涵同学组织经验丰富,我就找她商量。她说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比如:本周调研活动于周五中午12点出发,调研院校为晋中学院,有认识该校朋友的优先,然后发起接龙就行。

我照着她说的做了,果然,在涵盖了八大学院、近1000人的微信群里,发起24人的调研招募令后,我看到接龙的同学络绎不绝。这简直就是一呼百应啊,从没想过这种开局的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暗自对此次调研增加了几分信心。
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月14日上午8点,距离调研只剩一天零4个小时。因为保险是在正式调研前24小时生效,所以我一早就在群里发布了填写信息的在线文档。但,没想到的是,部分同学忙着上课,没能及时看到消息,填写进度异常缓慢。
买保险是关键一环,如果有人中途放弃,调研员还要重新招募,所以越早确定人员越安心。怎么才能尽快联系到他们呢?我想到了最笨的办法:课间时间,逐个打电话提醒确认。
那一上午,我过得焦灼难耐。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的在线表格,随时查看填写人员的完成情况,眼珠子瞪得,看啥都是重影儿。
原本以为简单的工作,手忙脚乱地一通忙活,结果干了四个小时才算尘埃落定,直接误了吃饭的时间——12点半还有调研前的培训会议要开。下午对接好出行的大巴司机、安全协议签好收回、清点好分发的礼品,小组再开个短会,我已经累得四仰八叉。

晚上九点,我们几个还在办公室里。本以为可以稍作喘息,我猛然想起一件大事儿——订餐的事还没确定!
想当然的订餐
我一开始理解,订餐是件很简单的事儿,不就是找好饭店,再确定吃什么就行了嘛!
为了节省时间,我提议吃麦当劳,大家一致同意。但具体吃什么呢?每个人的喜好和口味都不同,定一样的套餐,怕有的同学不喜欢吃。思量再三,为满足大家的口味,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我制作了在线表格,让大家自由点餐。然后我把表格发给了麦当劳,让他们提前备餐。
我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但没想到,就餐时,却出了意外。
调研当天,我们到店的时间已是下午1点15。我兴冲冲到柜台取餐,却被店员告知,因为当天客流大,我们订的套餐种类不同,配餐人员有限,只能现做现发。

24份餐,一个个做,这要做到啥时候啊!我一瞬间没了主意,但作为领队,嘴上还要安抚调研员的情绪:订餐人数较多,大家先找地方坐一会儿稍等一下。
可,话还没说完,我就看到另一组的领队,在快速和店员交涉后,不到五分钟,店员就从后厨搬出了一个大箱子,里面是他们提前定好的套餐。
我就纳闷了,这店家怎么能区别对待呢?
之前回复我的店员对我解释说,他们订的都是一样的套餐,所以我们可以批量制作提前备餐。
看着那组队伍,一个接一个顺畅地领餐就餐,而我们小组只能排着长龙龟速前进,我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领队的老师的一句话,更是让我如芒刺背:“你看金涛他们组,订的都一样,领的快,吃得也快,多省事儿!”
我只能一边催前面的制餐人员,一边安抚着后面的排队同学。3月的天气,汗竟涔湿了衣背。
那一刻,看着排队的同学,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刚上擂台,就被人比下去了?既然是集体出行,为什么不选择更简单直接一致的订餐方式呢?现在可好,弄巧成拙,还耽误了调研进度,真不应该!

虽然40分钟后,最后一名调研员也成功取餐,但,这真是我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了。
调研结束后,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复盘。工作效率低,多次重复,可以提升;组织协调不足,要想在前,多问自己一句有没有更优解。我暗自发誓,提升效率的同时,一定要在下一次的订餐中规避错误,做到万无一失。
优化出来的400元
一周后,新一轮调研如约而至。我心想,翻盘的机会来了。
有了上一次的订餐教训,这次我提前做了规划。
调研目标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中医药大学,都在山西大学城,附近可供选择的餐馆较多。调研时间是一天,上午进校调研,中午我们有充足的就餐时间。订餐既要满足距两所高校较近,还要满足好吃、价格优惠等条件。

我根据自己就餐的习惯,先在美团筛选出评价较高的餐厅,之后与前台沟通人数、价格、就餐时间等具体事项。最初几家,要么价格超预算,要么菜量不足,有主食无饮品。多重比价后,我选定了一家东北菜馆,并对时间、人数、时间反复进行了确认。
上午调研快要结束时,我又打电话,再次跟店家确认我们的就餐信息,生怕临时再生变故。
有了反复的督促,一切都如提前沟通好的一样。到店后,我直接报手机号,店家已经备好了菜,等待的时间不到10分钟,菜就上齐了。
看着大家吃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听他们说:“饭菜口味不错,吃得好饱呀!”我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了下来,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原来这就是统筹安排的成果。尝到甜头的我,决心更进一步,在安排妥帖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节省开支,提高性价比。

第三次调研前,综合考量之后,我把目标定到了一家铁锅炖。
看价格,它有一个套餐原价308,会员价228。50个人,开5小桌,一个大桌的话,需要加菜,价格接近总预算。
怎么办才能省钱呢?我灵机一动,有了想法——办会员。
我笑着和老板沟通:“老板,咱们这儿会员卡怎么办?”
老板回应道:“要充钱消费,2000起充。”
这不行,预支经费的活儿咱可不能干,我就想办法跟他磨。“老板,您看我们这么多人,来大学城调研也不是一回两回,下次我们还定您家,还能多帮您宣传,我们学生经费也不多,付1700元办个会员行不?”

刚开始,老板还有些为难,不愿意,但经不住我三番四次“卖惨”说理,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看口风松动,立马趁热打铁:“按会员价228元一桌,1700还会余出来小400元,再用这400元给每桌加菜加主食。您看行吗?”
也许是看中了长期效应,老板被我说动了,想了想说:“可以”。
我喜出望外,暗爽又省了一笔。一桌还是之前的套餐,却多加了三个菜、两样主食,赚了,赚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大吃一惊:“这次的餐量也太足了吧!”“佳润,你小子太棒了吧!”“这也吃得太好了吧!”
听着大家由衷地夸赞,我这个“后勤主管”心里比吃了蜜都甜。

提前谋划做方案,思虑周全多调查,最大程度拉高性价比,这些都是我在当实习生第一个月就学到的技能。订餐经验的积累,让我养成了先规划后办事的好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不仅在之后的调研中继续发挥奇效,而且还让我在毕业季求职时有了巨大收获——当我把这些经历讲给面试官听后,他们惊讶于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当场给我发了OFFER。
小半年后的今天,在公司得到进一步锻炼后,作为总经理助理,我已经不光能驾轻就熟地列好领导的日常工作,还会提前按重要程度,做好轻重缓急分类。还未转正的我,已经多次在总部会议中,得到领导的点名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