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通识教育 正文

通识教学部举行关于“开启我校通识教育2.0时代——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28 00:00:00 点击:

3月20日下午,通识课教学部全体教师在5号教学楼407教室举行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通识教育2.0时代——明确教学定位及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会议由王国梁主任主持。

通识教学部举行关于“开启我校通识教育2.0时代——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

王主任首先传达了彭鸿斌董事长在大阪会议上关于通识教育建设的指示精神,强调“本次讨论会是全面落实彭董事长在大阪会议上关于通识教育建设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自2018年下半年开展“教学大讨论”活动的继续和深入,同时也是我校自2019年全面开启通识教育2.0时代的现实要求和动员令。

王主任指出:通识教育是集团人才培养目标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彭董事长对集团所属各校的通识教育建设极为重视,无论是2018年的迪拜会议还是2019年的大阪会议上,彭董事长都反复强调通识教育在集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号召通识课教师积极参与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摸索出一条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相得益彰的通识教育模式。彭董事长还针对目前在通识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通识课与专业课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有很大差别,绝不能把通识课讲成专业课”。充分说明彭董事长对集团及我校通识教学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我校通识教育经过几年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通识教育模块和课程体系,拥有一支相对稳定、年富力强、踏实敬业的教师队伍,标志着我校已顺利完成了通识教育第一阶段(即通识教育1.0时代)的建设任务。从本学期开始,为全面落实彭董事长关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部将正式开启 “通识教育2.0时代”。

通识教育2.0时代的建设目标是:以教育部人才培养战略为指导,立足我校“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以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准绳,以完善通识教学模块和课程设置为抓手,以明确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和改革通识课教学方法为重点,以全面提高通识课教学质量为核心,使我校通识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2.0时代的建设周期为6年,到2025年底,力争把我校通识教育打造为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模块科学、课程体系完整、教学质量上乘的全国一流的通识教学团队。

通识教学部举行关于“开启我校通识教育2.0时代——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

通识教学部举行关于“开启我校通识教育2.0时代——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

2.0时代已在路上,目标已经明确,落实才是关键。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现有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基础上,如何全面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和符合通识课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接着,通识部全体教师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地讨论。为了抛砖引玉,凝聚共识,王主任首先阐述了他对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的界定及创新通识课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逐渐明晰起来。

大家一致认为,在通识教育2.0时代,我校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是:开阔国际视野,弘扬公平正义,强化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理性思维,提升交际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大家针对彭董事长提出的“不能把通识课讲成专业课”的基本理念,对王主任提出的通识课“八化”教学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交流和完善,并形成共识。认为“八化”教学法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通识课程的教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通识课程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迪,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意在全校通识教学中试行。通识课“八化”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是:“专业知识通俗化,复杂知识简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历史知识现实化,国际知识中国化,教学内容经典化,授课方式多样化。”

本次会议明确了通识教育2.0时代建设目标,解决了困扰大家数年的通识课教学目标定位及通识课教学方法等问题。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我校通识教育2.0时代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