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专业教育 正文

学术讲座第十四讲—可靠性是机械制造的关键——智能工程学院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学术讲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11-20 00:00:00 点击:

2018年11月13日晚19时,在博学楼203举办了由安燕霞老师主讲的《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内容重点为同学们讲解了机械可靠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安燕霞老师列举了一系列由于可靠性较低引发的事故。如:挑战者号密封圈质量不过关引起爆炸的事故;博帕尔事故中由于维修工对细节疏忽引起毒气常泄露造成的大灾难等。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讲解,安老师强调了可靠性的重要性,细节是可靠性的保证,要从产品设计、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绝不能为过度节约成本而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接着,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可靠性带来的效益。她讲到可靠性提高并非要提高生产者的成本,相反,可靠性的提高带来的是长远的经济效益。由于可靠性的提高,美国电站可用率提高5%,相当于节省84亿美元开支,等于装机3400KN, 节省耗油90万桶。而国内电视机早期维修费是19.6亿元,提高电视机可靠性,可以将其平均寿命从500小时提高到1000小时,维修费只有2.3亿元。

同时,安老师还在讲座中为我们讲解了可靠性在国际中和中国的应用。她讲到各国都非常重视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可靠性技术首次使用是在1960年,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建造时,由于工程系统庞大,有700多万只元器件和零件,参加人数达42万人,参与制造的厂家达一万五千多家,生产周期达数年之久。这样庞大的复杂系统,一旦某一个元件或某部件出现故障,就有可能造成整个工程失败,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阿波罗项目全面采用的可靠性工程技术并获得成功。至此可靠性管理的作用突出显现,美国将可靠性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

1960年, 中国引入可靠性技术,1970年,可靠性进入研究阶段,诞生了大量的可靠性标准。1980年,可靠性工程运用,诞生了中国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在高校诞生了可靠性专门学科,制定了GJB450《武器装备可靠性通用大纲》,成为军工和民用产品的可靠性工作标准。

通过此次讲座,我们认识到国家对于紧跟时代、科技进步是十分重视的。因为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只有紧跟科技前沿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保持在世界前列。

学术讲座第十四讲—可靠性是机械制造的关键——智能工程学院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