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信院在全国素质教育学术年会发声,展示学校通识教育创新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3 10:52:05 点击:

10月17日—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大连隆重召开,年会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素质教育”。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高等教育界盛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姜治莹,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等重量级专家齐聚一堂,与来自全国260余所高校的656名代表共商素质教育发展大计。作为国内素质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平台,本次年会以其高规格、深层次的前沿探讨,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这场汇聚全国教育精英的高端论坛上,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副院长张素英副教授、通识教学部徐佳副教授作专题报告,与众多知名高校同台交流。我校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展现了应用型高校在通识教育改革中的独特价值。

师生共同体:素质教育创新路径的远景实践

在10月18日下午举行的“素质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路径”专题研讨中,远景学院副院长张素英以“构建师生共同体:小型文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为题,向与会专家学者展示了晋中信息学院的创新育人模式。

面对当前高等教育同质化趋势,张素英副院长深入阐释了远景学院的破局之道——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小型文理学院育人模式。她介绍,学院创新实施“学院+书院”双轨育人机制,每年从全校择优遴选不超过150名学生,配备“导师+辅导员”双导制,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陪伴。

在教学实践方面,学院开设《幸福课》《音乐剧》《中国文化》等一批特色跨学科课程,广泛采用双师同堂、情景模拟、项目研学等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种以"师生共同体"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已初见成效: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成3门省级一流课程,立项省级课题30余项,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500余人次,毕业生深造率持续攀升。

学院的创新实践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不仅多次承办国内外高水平教育论坛,更受到《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及“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的深度关注与报道。

张素英副院长表示,期待远景学院的探索能为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她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李红军教授、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王盈副教授等专家就师资培训、学生选拔等具体问题与张素英副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出对远景学院育人模式的高度认可。

锚定未来:应用型高校通识教师能力的重构与《法律与社会》课程实践

在同期举行的“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专题研讨中,通识教学部徐佳老师以《法律与社会》课程为例,分享了我校在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通识教师跨学科能力培养的创新探索。

徐佳老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识教育面临的三重挑战: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从“单一学科”到“复杂系统”、从“理论传承”到“实践创新”的转变。面对这些挑战,通识学院构建了独特的“三级”支持体系:通过跨学科研修共同体、双师授课等实现个体赋能;以制度改革提供组织协同保障;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名师大讲堂等推动生态融合。

这一创新探索获得了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陈怡教授的高度肯定。与会专家认为,晋中信息学院的实践为人工智能时代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本次年会是中国素质教育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晋中信息学院两位教师的精彩发言,不仅展示了我校在素质教育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意味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创新实践走在全国应用型高校前列。

通过这次高水平的学术对话,晋中信息学院向全国高等教育界展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推进素质教育的“信院智慧”。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撰稿:徐佳 张素英

摄影:徐佳 张素英

供稿:远景学院 通识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