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朴素的装扮,一副干练的神情,精神焕发从容不迫,李方池教授就这样走入学生的视线开始讲授《英语视听说--语感的培养》这门新生研讨课。作为我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李教授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的课堂妙趣横生,洋溢着欢声笑语。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课堂,与他一起享受教学的愉悦。
内容:挖掘语言魅力 培养学习兴趣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李教授的这节课通过“英语语言是怎样产生的”、“英语语言的特征”和“语感的产生”三方面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本身,从而领悟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他告诉同学们:“人类古老的祖先,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想要生存非常艰难,当时的语言也仅仅只是围绕能否吃饱这一问题,也就是说语言是为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产生的,在最初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但随着人类的发展,温饱得以满足的时候,人类就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对文化的追求,语言也就随之复杂起来。所以,我们学习英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从生活到文化,从简单到复杂。”单纯的教授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李教授采用丰富的生活例证和生活中浅显易懂的现象去阐释概念。在讲到语言的节奏特征时,他举例说:“同样的一段英语,如果编成歌曲,就更容易记忆。”在授课过程中,李教授旁征博引,运用生动的语言诠释着英语语言的内涵,让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风格:挥洒教学激情 深入浅出讲解
课间,记者对选修这门的学生进行了采访,同学们纷纷表示,很喜欢李教授的这门课程,“这门课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兴趣,希望今后还能继续上李教授主讲的课程。”,“老师会吸引大家的注意,会逗大家笑。”,“如果英语课都像这样上,我会很愿意学习。”,学生们这样评价这门课程。
一直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充满激情的话语,不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让李教授平易近人又富有感召力。课堂上,李教授提出的问题,往往会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打破了以往与老师存在的隔阂。“一个生活的句子,说20遍你就会了,说50遍你就会成为语言专家。”李教授这样解释积累词汇的重要性,在他诙谐的谈吐中课程毫无艰深晦涩,反而通俗易懂,引得课堂上欢笑阵阵。
特色:点亮指路明灯,引航大学之路
李教授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借由一门研讨课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学生充分交流大学生活的点滴,为初入大学的他们指明方向。李教授语重心长的教道同学们:“来到大学,首先要好好思考,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要过低,然后把它量化,把任务分配到每一天中,最后开始付诸于行动,也就是要先“思”后“知”再“行”。”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不是单纯的追求知识,而是要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亦师亦友亦慈父,李教授所扮演的不仅是教师的角色,更深入人心的是他精通于专业领域之外的一颗热爱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