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育新模式,赋能基层治理升级——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与白塔区鼓楼社区基地挂牌签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0:18 点击:

4月10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院长张海明、学工副院长郭杰、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杨欣,一同前往白塔区鼓楼社区签约授牌,中共晋中市太谷区白塔区党工委书记裴艳科同志、副主任白杨同志热情接待。此次挂牌签约仪式备受瞩目,太谷融媒体高度关注,并通过太谷新闻进行了同步播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这一合作不仅为食品与环境学院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白塔区鼓楼社区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校社共育的创新发展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协同之基:搭建多元育人平台

在签约仪式上,张海明院长介绍了学院优势。学院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园林等专业知识储备深厚,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队伍,能为鼓楼社区的食品安全保障、环境卫生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借助与社区的合作,学生可在真实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学院还将利用合作平台,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并依托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实践机会,助力提升综合素养。太谷区鼓楼社区赵书记对本次合作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深切的期待。他指出,高校是知识的宝库,人才的摇篮,更是创新的源泉。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拥有雄厚的学术底蕴、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前沿的创新思维,这些都将为鼓楼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裴书记指出,校社将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育人平台。该平台作为社区发展的强劲引擎,依托高校学术与人才资源,为社区各项事业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推动社区大步发展。同时,它也是学院学生成长的沃土,为学生打造专属实践空间,助力其锻炼技能、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赵书记坚信紧密协作能实现校地共赢,谱写地方发展新篇,期待未来双方深挖合作潜力,在更多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共创更多辉煌。

基地牌:搭建实践育人新载体

双方代表共同为“晋中信息学院志愿服务基地与实践实训基地”揭牌。红绸揭落的瞬间,标志着校社双方正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该基地将以鼓楼社区为依托,重点围绕基层治理、环境优化、文化服务等领域,为食品与环境学院学生打造常态化实践平台。未来,学院将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社区绿化改造等志愿服务项目,同时结合园林、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特色,协助社区开展环境评估、生态规划等实践课题研究。

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的学子深入社区,提供多方面服务。在园林美化与环境保护上,维护社区绿化带,普及环保知识,助力垃圾分类;健康促进与教育方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免费体检,关注居民心理健康;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层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协助食品质量监测,依据居民情况提供个性化食品营养指导,全方位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健康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校社共育合作发展

随后,在校社双方的共同见证下,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明确界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的方向稳步推进。协议涵盖合作目标、内容、方式、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到安全保障,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从社区对学生的指导支持,安排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到成果反馈,要求定期对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都进行了细致而明确的规定,为双方的合作筑牢坚实的制度根基。

此次授牌签约仪式标志着晋中信息学院独具特色的 “在地化” 育人模式再添稳固且关键的新支点。借助 “晋中信息学院志愿服务基地与实践实训基地” 这一平台,学院巧妙地将社区全方位转变为生动鲜活的实践课堂。从社区的日常环境维护,到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需求,各类实际需求都被精准捕捉并转化为育人素材。食品与环境学院借此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致力于让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锤炼专业技能,切实走出一条知行合一、学用相长的特色育人之路。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