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第3-4周)教学督导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督导员全面开展“线上听课”督导工作;二是召开了教学督导工作例会,交流、研讨了线上教学信息和问题。
一、教学运行情况
(—)督导听课情况
本期(第3-4周)校、院两级督导员线上听课共246人次。听课评价结果为:评分在90分以上(优秀)者84人次,占34.2%;85—89分(良好)者156人次,占63.4%;80—84分(一般)者6人次,占2.4%;79分以下(较差)者,0人次。全校线上教学整体情况良好。
(二)学生到课情况
“线上教学”学生到课率是通过“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统计。本期全校学生平均到课率为99.3%。到课率100%的课程有210门次,占到全部听查课程(231门次)的90.9%。
“学生到课率”达100%的院部有食品与环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创意写作学院、数理教学部、电影评论中心。
(三)教师线上教学出镜情况
线上教学不同于线下教学,学生分散和师生不见面的弊端很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和课堂教学氛围差的状况。因此,我校《线上教学基本规范和要求》明确了授课教师必须利用视频露面“出镜”,同时,督导线上听课也把教师是否“出镜”作为评价打分的重要指标。本期经过《督导听课表》汇总统计,这两周督导共听课246人次,其中教师“出镜”155人次,达到63%;教师“未出镜”37人次,达15%;其余未明确记录。今后督导听课将要严格记录“教师出镜”情况,并进行各教学单位的统计和排序。
督导听课评价优秀、学生到课率达98%以上且线上教学“出镜授课”的教师及其课程67次,详见表1。
表1 本期督导听课评价优秀、学生到课率98%以上且授课出镜的教师及其课程




二、督导工作纪要
3月18日下午,全体督导员采用“腾讯会议”方式召开了教学督导工作例会,交流了近两周线上听课信息,研讨了近期督导工作。
(一)线上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督导们听课发现,近期线上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绝大多数教师备课充分,线上教学资源充足;平台利用明显改善,能够熟练应用“学习通”各项功能,做到出镜授课,音频、视频、课件同步;师生互动活跃,课堂管理良好,教学效果整体提升。涌现出多名授课效果优良、教法亮丽特色的优秀教师。例如:
经济与管理学院赵征老师的《国际经济学》课程,课堂把控能力强,知识点衔接自然,理论讲解深入浅出,通过提示重点、做笔记、讨论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氛围好。
淬炼商学院冯娜老师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授课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讲解清晰,能围绕典型案例把一节课的全部知识点讲解透彻,教学效率很高。学生互动积极,回答问题有自己见解。
淬炼商学院吴丽芳老师的《电子商务与网络伦理》课程,教学资料齐全,包含各章节课件、案例、动画视频、各章节习题,考核要求等。虽然是200人的校选课晚上授课,但全程直播。从生活中的通俗案例导入自然,逻辑清晰,层层深入。互动形式多样。
淬炼商学院岳昕老师的《管理会计》课程,语调抑扬顿挫,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氛围活泼,随堂练习时要求学生开视频,起到监督作用。
远景学院程荣荣老师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课前要求学生进“腾讯会议”开启视频签到;播放视频引入本节内容,并在播视频之前预先提出3个问题;直播中提醒学生做好笔记,对难懂的地方进行视频截图与学生讨论,并随堂测试;互动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地答疑。
远景学院张倩老师的《大学英语2》课程,授课内容熟练充实、信息量大;课堂上将学生随机分组完成任务,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度高,避免了“搭便车”现象;适时引入时事热点问题,融入课程思政,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创意写作学院徐妹芳老师的《经典演讲》课程,通过“口才训练”——寻找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点,进行纠正示范等——互动环节,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采用讲课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名人名言等方法,很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课堂组织管理有方,学生学习氛围浓烈。
思政教研部马恬老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课前发放本节课详细流程,高效利用课堂;以“笔记”签退,既考查了学生的出勤情况,也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摘记重点。
商务英语学院梁欢老师的《大学英语Ⅳ》课程,课堂讲授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吃透了教材重点,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学习通”中的资料详实,并有必要的补充。
商务英语学院闫宇涵老师《商务汉英翻译》课程,重视课外作业的展示与点评,并针对作业中存在问题,选取将有代表性的学生译文作业,采用直播加微课形式进行示范性修改。课堂中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练习,课堂活动组织合理,教学效果理想。
(二)院部教学工作不断创新
近两周,恰逢全国“两会”召开。思政教研部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要求全体教师持续关注“两会”动态,深入学习讨论“两会”精神,同时,教师们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两会”精神,营造讨论“两会”精神的氛围。在第四教学周,思政部教师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向同学们宣讲“两会”精神,并通过“学习通”平台组织发起“我的两会心声”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心声感言,沉浸在“两会”氛围之中,受到了很好的思政教育。
体育教学特点是户外活动多、运动训练多。体育教学部针对“线上教学质量难保”这一难题,为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①任课教师结合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出科学完善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积极出镜示范,合理把控各时间节点,避免纯理论说教;②对班级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自拍上传体育活动图片或视频,并以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进行互动。不仅可监管体育教学活动过程,而且还可激发学生合作互助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③利用“运动世界app”跑步平台,对学生课外锻炼进行远程监管,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完成3次课外跑步运动,规定女生2km/次、男生3km/次,教师在上课前对完成情况给予检查和评价。通过这些改革、创新举措,保证了体育课线上教学的质量效果。
(三)新教师教学技能明显提高
本期督导听课发现,近两年(2020年春季以后)入职的新教师虽然是线上教学的“新手”,但近期教学技能提高很快。这一方面是各教学院部领导重视、强化培训、落实帮扶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新手”们虚心学习、刻苦努力、不甘落后的结果。整体上讲,绝大多数新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规范教学。从教学资料完善、课件制作、案例选取到教学平台利用、授课方式、课堂设计等环节均在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本期督导听课评价优秀的教师名单中就出现了多位近两年入职的新教师。例如,淬炼商学院的程浩威、卫娜老师;智能工程学院的沈启敏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明老师;通识课教学部赵振滔老师;艺术传媒学院刘娜老师;商务英语学院张春艳老师;太古科幻学院徐鸿钰老师等。
三、发现问题与建议
(一)线上教学平台的利用问题
线上教学的平台利用至关重要,倘若利用不得法,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学校推荐的“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组合平台,目前绝大多数教师普遍采用效果不错,“学习通”上传教学资料、播放视频资料以及学生签到、留置作业等效果很好,“腾讯会议”用于教师演示、与学生连麦互动很流畅。但是,督导听课中发现还有一少部分教师仍然只用其中一种或者还在“QQ群(微信群)”之间切换,平台切换时,有的切换时间点没有准确预告,有的学生跟不上节奏,浪费时间不少,这种现象尤其是实验实训课较多。建议引起各教学单位的注意,对教学平台利用欠妥或上课时间有拖拉现象的任课教师应予以监管和批评。
“学习通”课程邀请码,实际上相当于线下上课的地点(教室),但是,有极少数教师的课程邀请码和电话号码不准确,听课时出现课程进不去、电话打不通现象,这究竟是教学单位提供有误还是任课教师随意变换了?建议有关教学单位、课程管理单位进行核实并加强管理。若再发现此类现象,将视同随便调停课(教学事故)处理。
(二)线上教学上传资料问题
教学资料充足完善和提前上传,是线上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学生预习、复习的先决条件。教学资料(包括PPT课件、直播或录播视频、网上资源等参考资料、讨论题目以及布置作业等)。但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做到了,但也有部分教师甚至个别教学单位的课程教学资料看见的不多或太少,不能满足学生很好地预习复习的需要,应当引起重视。也有极少数课程的教学资料(主要是网上下载的资料)太多甚至可以说太烂,这只能说明任课教师没有认真地筛选和裁剪,备课不充分。因此,建议各教研室检查把关一下,有关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认真梳理一下,必要的资料必须上传,非必要的不上传,尤其是一些重点课程、大型课程(开设专业多、选课人数多的课程)。
随着“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提倡,“线上教学”越来越重要,教学资料充足完善和提前上传,将会作为“线上教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评价内容。
(三)上课时间有效利用问题
近期发现有少数教师线上教学上课时间未能充分利用。其表现为二三十分钟甚至连续两小节课时间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期间教师既不辅导互动,也不了解学生在干啥,只是在临近下课前一段时间召集回学生总结点评作业,这种现象明显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上课时间依据教学进程,提出问题留点时间(几分钟最多十分钟)让学生思考或动手练习或测试一下无可厚非,但长时间让学生做作业,请问这是在上课还是在上自习?此外,还有的教师整堂课安排学生观看录课视频,教师真人不露面、不发声,这也是不符合《线上教学基本规范》的表现。因此,建议有此类情况的教师应当立即予以纠正,不能再出现此类现象。上课时间教师是主角,露面出镜、讲课发声和管理课堂等都必不可少,要把上课时间充分利用,提高时间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实验实训课师生互动问题
实验实训课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本来就不太理想,如果再不注意师生互动就更是雪上加霜。但近期发现有些实验实训课,有的只顾教师讲述或演示,有的安排学生操作就完事了,教师并没有利用视频或音频对学生进行辅导或纠错答疑,也就是说几乎没有或者仅有一点点互动,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建议存在此类情况的教师要立即纠正,以后要充分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功能,在实验实训让学生动手操作时,应让学生打开“视频”和“话筒”按钮,进行“连麦”指导,“一对一”并对全体上课学生进行互动,真正地实现线上辅导或纠错答疑的功能,确保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