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读大学

位置: 首页 我在书院读大学 正文

郝璨瑶:学习控场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26 17:46:23 点击:

郝璨瑶,女,2004年6月出生,山西长治人,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行政管理2202班学生。她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就是从主持“小白”到学会了从容控场,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声音与胆量的蜕变。

背熟稿子就行?

大一,因为中学有一些主持的经历,所以老师就让我做出国游学项目比赛的主持。

为了做好这个主持,我拿到稿后,真是下了大功夫。在七天的时间里,每天天不亮就站在宿舍楼下练声;午休时空教室回响着我独自串词的声音;深夜打着小台灯,梦里都是主持词。最搞笑的是,周末被朋友拉去KTV,我一拿起麦克风,脱口而出的竟是:“接下来让我们欢迎……”全场笑倒一片。

直到活动前一晚,我终于能够闭上眼睛,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声情并茂地把整篇稿复述出来。哪怕随意抽一句,我都能条件反射般接下去。那一刻,我觉得,我可以了!

那场活动很顺利,整场下来,一字未错。结束后,任老师拍拍我的肩说:“非常稳,不像第一次。”这让我心中满是成就感,甚至暗暗觉得:主持,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就行。

3B5B8

然而,等稍后我再担任学校第一届劳动文化生活节闭幕式的主持时,意外出现了。

当时,我还像第一次主持活动那样把主持词提前熟悉、背诵,信心满满地就登台了,却没想到,一连串的意外搞得我狼狈不堪。

活动的场所在室外——三达书院的露天广场。当天,傍晚的清风拂过广场,却也带来意料之外的干扰。空旷的场地让声音散逸,我的声音不自觉地就高起来;风不时吹起手卡,让我一手压稿、一手握麦,心思很难集中;远处篮球场的拍球声、路过同学的谈笑,甚至偶尔驶过的车,时时在干扰我的注意力。这一切,都让我没有把多少精力放在领导和嘉宾身上。

活动开始了。我按流程介绍领导与嘉宾:“让我们欢迎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开始一切似乎正常,直到我念到“书院指导老师王老师”时,我蓦然发现,竟无人起身。

65882

一瞬间,我觉得空气仿佛凝固,甚至连一切噪音都不存在了。看着台下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低头轻笑,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愣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恨不得原地消失。

就在我手足无措,几乎要慌得掉下眼泪的时候,我的搭档——一位经验丰富的大二学长——迅速接过话筒,声音从容不迫:“刚刚接到通知,王老师因临时事务稍晚一些到场,让我们稍作等待,并欢迎下一位嘉宾……”他的话像一双手,稳稳托住了舞台。

我机械地跟着流程走完开幕环节,走下台时,脚步都是软的。任老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走到我身边,轻声说:“户外主持不容易的,风声、人声,突发状况也多。你能站上去,已经很勇敢了。”她接着指出,“但主持人不只是念稿背稿,更要学会‘控场’。眼睛要会看,耳朵要会听,心要能定。”

不能被“场”控

活动一结束,我就找到救场的学长,诚恳地问他:“你怎么能做到反应那么快?好像什么突发状况都难不倒你。”

学长反问我:“那你觉得,主持到底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说:“我觉得……就是把稿子背熟,流程走完吧。”

学长摇摇头,认真地说:“主持远不止是背稿。它背后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稳健的台风。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在台上遇到任何状况都不慌乱,及时找到解决办法。”

我似乎明白了,但又觉得不是太懂,又去向老师请教。她帮我分析说,我在台上总忍不住眼神乱飘,不知该看哪里,手也不知该往哪放,整个人显得很不自然,这是明显的不自信,不能控场,倒是被“场”控制了。

任老师教了我两招。一是“定一眼,扫全场”:先稳稳看向远处一个虚点,再缓缓环视全场,也可以看向中间或后排观众的眉眼位置,让眼神有焦点、有交流。二是注意体态管理。主持台风也离不开肢体语言。

33506

在老师指导下,我开始了每天的训练。一是早晨练口播操——从每一个音节开始打磨,追求字字清晰、句句有力。二是平时说话时,我也刻意运用丹田发力,拉长语句,增强语流的稳定性——哪怕走路、排队,我也口中默念稿件,既是记忆,也是锻炼肺活量与语言节奏。三是对着镜子练习站姿——背要挺直、肩要下沉、手势舒展大气,不能僵硬,也不能随意乱动。

另外,我还注意学习,到短视频平台看主持类的内容,跟着模仿语气、手势和表情控制,还会特别注意主持人是如何互动、如何过渡、如何化解尴尬的。

有了基本功的加持,我的舞台自信就慢慢建立起来,渐渐有了驾驭现场的能力,再面临突发情况时,也就有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106932

幸好,信院的活动很多,这无形中给了我极多的锻炼机会。从班级评优答辩、书院活动到社团联谊,从几分钟的短场到两小时的大场,我都积极参与,有意识地像老师教的那样,“‘读’出台下情绪,并作出回应”。对每一份主持稿,我先是学着用思维导图拆解逻辑、把握节奏,然后结合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去设计解决方案。

成语接龙

有了这些学习与锻炼,我的应变能力果然得到了迅速提升。不久后,在主持一次读书分享会,遇到一名同学因为紧张忘词,站在讲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时,我就有出色的表现——我轻松地说:“这本书确实内容太丰富,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对吧?我记得你上次跟我说最喜欢第三章那段关于‘理想’的探讨,不如就从那里开始?”看他顿时松了一口气,顺利地接下去,我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而另一次活动,则让我对自己的表现更有了信心。

在主持部门期中座谈会时,我发现会场完全不在状态——有人不停看表,有人低头刷手机,有人还在交头接耳。轮到我做总结时,台下更是透出一股浓浓的不耐烦。

7A97D

这次,我没有硬着头皮强撑到底。我迅速扫视全场,捕捉到了大家的疲惫与焦躁,立刻意识到,必须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

我稍稍提高音量,语气轻松却坚定地说:“各位!看大家确实都累了,咱们报告暂停两分钟,玩个小游戏醒醒神怎么样?”一瞬间,几乎所有目光都聚焦了回来。

“游戏规则很简单:成语接龙!从门口这位同学开始——‘一叶障目’,下一句以‘目’字开头,依次类推!5秒内接不上的话……”我故意拉长语调,“就要面临我们部门专属的‘真心话大冒险’挑战咯!有没有人想第一个试试?”

“目……目眩神摇!”第一位同学迅速接上,引来一片惊叹。

“摇旗呐喊!”下一位也不甘示弱。

“喊……喊……”第三位小张突然卡住,倒计时五秒飞快流逝。“喊什么来着?哎呀!”她捂着脸笑出声,“认输认输!”

看到她滑稽地学起一位同学严肃时皱眉的样子,全场爆笑,原本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几轮下来,原本低着的头抬起来了,飘走的目光收回来了,整个会议室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趁机接过话头:“感谢大家这么投入!我知道周一中午开会不容易,饿着肚子又赶课,咱们再坚持十分钟,高效搞定总结,然后立刻散会吃饭,好不好?”赢得了大家理解的点头和善意的笑声。

2A326

之后,在一次会上,我给学弟学妹们介绍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大家一定要重视学校的各种活动,因为在其中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利用这些活动改进、提升。这些能力,对以后的成长和走向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可能没有人关注你考了多少分,但,你的各种能力,肯定会让别人眼前一亮,给你打个高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