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读大学

位置: 首页 我在书院读大学 正文

张文烨:“性健康”宣传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2 17:53:28 点击:

张文烨,女,2003年9月4日出生,山西晋城人,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财务管理2103班(太行书院)学生。一没注意,张文烨踏入了“性健康”宣传服务,这让她一开始很尴尬。但走出羞涩、尴尬,克服心理障碍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

初入大学时,在学长和学姐的建议下,我加入了青春健康专项志愿服务队,本以为志愿者就是去小学帮助小孩、去社区帮助老人,但没想到,我加入的是有关于“性”教育宣传的服务队。谈及“性”,对于当时年仅18岁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张开嘴最重要

在我从小的教育中,有关“性”的知识少之又少,甚至,在山西,性教育一直是一个相对敏感和保守的话题,许多人在提及“性”时都会感到尴尬,选择避而不谈。

刚入队,学长学姐就对我们进行了关于“性”知识方面的培训——“世界避孕日是几月几日?”“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去预防艾滋病?”“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如同烫手山芋,难以启齿。每次练习时,我的脸颊总是不自觉地泛红,声音也小得像蚊子一样。

还没等我适应过来,一个挑战出现了——2021年9月26日,我们要在世界避孕日这一天,在学生服务中心前,进行“性”教育的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我们展台前准备了二维码和调查问卷。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家扫码并回答问题。刚开始,我本以为只要让大家扫码就可以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人向我提问:“你好,我想问一下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一是通过血液传播,二是通过母婴传播,三是通过性……”

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小,看着周围的人都在看我,“通过性行为传播”我却怎样都说不出口,尴尬和紧张在不断地刺激着我的大脑。

我迅速逃离了现场,躲在角落里深呼吸,试图平复心跳。

学长学姐看到我所负责的区域乱成一团,大喊道:“文烨,你怎么啦?为什么不在你的岗位上?”

“对不起,学长学姐,这边人好多,他们问的问题,我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回答。”我小声对大家解释。

“我们这次的活动就是让大家不要‘性羞耻’,我们是组织者,更应该作为同学们的榜样,去引导他们!”

没奈何,回想起之前的培训,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回到展台前,重新面对人群,支支吾吾地回答问题。

当“三是通过性行为传播”这句话终于说出口时,我惊讶地发现,同学们并没有很大的反应,反而和我说了“谢谢你”。

原来,这个话题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难以启齿”啊。

这极大地鼓励了我。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更自然。慢慢地,我就做到了顺畅地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了,而且,还开始主动和同学们宣传避孕和性健康的重要性。

回头想想这个第一次,不仅让我明白性教育并不是一件尴尬或者难以启齿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勇气的重要性——很多的困难,可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勇气,只要勇于迈出第一步,可能后面就不是事儿了。

面对几百人谈“性”

大二,我刚成为青春健康专项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就遇到了世界避孕日的宣传活动。我不再想延续之前单一枯燥的问卷形式,琢磨着把活动搞得更有趣一些,于是就想到了当时很火的手工DIY。我的想法是,通过DIY避孕套的外包装或者DIY一些关于防艾的衣服来进行宣传,这样可能就会让大家加深印象。

我们设计了两种创作形式,一是正方体避孕套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参与者可以在上面绘制图案后折叠成立体包装盒;另一种是在T恤上自由创作防艾主题的图案。

一切准备都十分顺利,正当我长舒一口气时,搭档找到了我:“还缺一个活动的主持人,我找了好多有过主持经验的同学,他们一听活动是关于性健康的,都拒绝了,这可怎么办呀?”

没人帮忙,只能自己干。我看看大家,大家看看我——现场最有经验的人就是我了。虽自觉责任难逃,但心里还是有些打鼓——这次不比上次小范围同学咨询,面对的可是几百人啊!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别自己吓自己,迈出第一步来,就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的几天,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性健康、避孕和艾滋病预防的资料,也一遍遍练习如何在公开场合自信地表达,尤其是在面对敏感话题时如何保持冷静和专业。

彻底放开胆子,再加上充分的准备,让我心里有了几分底气。当我站在舞台中央,面对着几百名同学,虽然心跳加速,但还是深吸一口气,讲出了自己准备的内容:“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性健康’宣传活动。今天,我们不仅会通过有趣的手工DIY活动让大家参与进来,还会一起探讨一些关于性健康的重要知识。希望大家能够放下心中的顾虑,积极参与,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同学们的反应也出乎意料地积极。大家对手工DIY环节非常感兴趣,纷纷动手制作避孕套外包装和防艾主题的T恤。在这个过程中,我穿插着讲解性健康知识,回答同学们的提问。随着活动的进行,我越来越放松。“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如何预防艾滋病?”“性行为中的安全措施有哪些?”面对这些问题,我已经不再像大一那样支支吾吾,而是非常流畅自然。看到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的样子,我感到非常欣慰。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我自己又迈进了一大步,我不仅改变了自己,还在带动着改变别人。我注意到,一些参与活动的同学开始慢慢地关注“性”健康话题,愿意公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走进高中课堂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的宣传服务也开始向社会延伸。

一次,在参加山西省计生协的专家培训时,一张图片震惊了我——2013年中国的艾滋病患者为49.7万例,2023年增长到了122.3万例,增长率近 146%!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1150人中就有一名艾滋病患者。这个数字不禁让我感到头皮发麻!

看到中国地图板块上密密麻麻的红色警示点,已经连成片,我只有一种感觉,防艾工作迫在眉睫!考虑到初、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性健康知识的普及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中学去!

在与老师商讨过后,我们决定到太谷二中进行宣讲。

结合自己的经验,我觉得,中学生们一定会和当初的我一样,羞于谈论“性健康”这个话题。

果然,当我们抛出话题时,初、高中的同学们普遍羞涩,有的同学不自觉低下了脑袋,有的同学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需要我来帮他们来打破心中的壁垒。

为了避免大家的尴尬,我设计了匿名提问环节,这下大家讨论的积极性就上来了——有人问“接吻会不会传染”?我用幽默的语言调侃道:“除非你们满嘴是血还深情舌吻,但那样的话,你该先找牙医而不是防艾医生!”教室里的窃窃私语声已然变成了笑声。

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根据之前的设计,在游戏环节,我抛出了“野火游戏”——它是一款通过模拟艾滋病传播过程的互动游戏,旨在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到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危害。

我简单介绍了游戏规则:“每位同学会拿到一张卡片,卡片上会有一个符号。大部分同学的卡片上是‘+’号,代表健康状态;但其中有3张卡片上是‘-’号,代表携带病毒。接下来,大家会随机与其他同学握手,每次握手代表一次接触。如果你们握手时,其中一方是‘-’号,那么另一方也会变成‘-’号。游戏结束后,我们会统计有多少人被‘感染’。”

同学们对这个游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参与。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在互相猜忌与怀疑当中互相握手、交流,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游戏结束后,我让所有“被感染”的同学站到教室前面。看到被“感染”的人数,大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我顺势帮大家总结:“大家看到了吗?仅仅通过几次握手,病毒就迅速传播开来。这就像艾滋病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病毒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播。”

接着,我继续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游戏一下子让同学们重视起了今天的话题,全然不见了一开始的羞涩。游戏刚一结束,大家纷纷举手提问:

“如果发现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应该怎么办?”

“艾滋病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吗?”

……

看到同学们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羞涩和抵触,开始主动参与和积极讨论,我感触颇深。我觉得,从一开始鼓起自己的勇气,到后来鼓起大家的勇气,再到最后让大家积极讨论,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鼓起勇气,设计方法,对于“性健康”的宣传来讲,同等重要!而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表达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