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信院的故事

位置: 首页 我与信院的故事 正文

王子钰:“七年即一生”在“这一辈子”里懂得爱的传递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4 20:24:25 点击:

编者按:王子钰,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6—2020年就读于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在校期间曾任淬炼商学院第六届学生会主席。2022年8月入职晋中信息学院,现任食品与环境学院2024级辅导员,兼任学院团总支书记、完满办公室主任,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入职以来发表学生工作相关论文1篇。

还记得那是一个让我忙碌到“炸毛”的下午,当我得知我有幸能和大家一同分享我与信院的故事的时候,心里又不免多了一丝忐忑,因为一时间我很难想到几个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当晚,我站在窗边望着眼前宁静的校园,突然意识到原来这样的平静我已经感受了7年,7年的时间不短不长,却代表了我平平淡淡又念念不忘的青春。

把信院的台阶坐个遍

2016年8月,一个腼腆、迷茫,甚至对高考还满怀不甘的新生走进了六扇门,在学长学姐热情的“招呼声”中,走进了工商与公共管理系的迎新报到点,没错,那就是我。入校第一晚,第一次远离父母的我站在宿舍窗边,第一次望着深夜的信院,享受着这一份脱离“束缚”的自由,也挣扎在对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里。

因为受伤,军训期间我成了大家口中“残兵连”的一名“新兵”,孤零零坐在操场边台阶上的我略显悲凉,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能够“躲过暴晒”究竟是不是件好事,好在我的辅导员孟老师和代班的学长学姐们对我都关爱有加,给我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告诉我在这所与众不同的大学里怎样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虽然当时我还是一知半解,但这份温暖与爱带给了我逐光的力量与勇气。

从大一到大三,从干事到主席,学校里的很多个台阶都是那段时光的见证者,因为很多个台阶都有我们的“屁股印子”,乌马河剧院里,坐在台阶上屏气凝神,声嘶力竭喊着口号的我们;二教楼道里,坐在台阶上头脑风暴,绞尽脑汁构想活动方案的我们;宿舍楼梯上,坐在台阶上彼此鼓励,深夜互灌“鸡汤”的我们......我现在还能想起同届主席团的任志浩对我说:“天天坐台阶,都快坐遍了,咱们就不配有个座位?!”当然,这是彼此调侃开玩笑,但是能够在自我追寻的道路上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互相扶持去共同面对每一次挑战的感觉,确实很值得让人铭记一生。

还记得在2019年学校“五四”表彰大会的现场,这一次我没有坐在台阶上,而是站在了乌马河剧院的舞台上,得益于淬炼商学院第六届学生会全体成员的汗水与心血,我们在同年“优秀学生会”的评比中夺得头筹。那天会后,我走在景观大道上,温暖的夕阳撒满了整个校园,我看着大道中央的完满LOGO,看着怀里“优秀学生会”的牌匾,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阿信的照顾下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当初坐在操场边台阶上的那个迷茫的新生,长大了。

是老师 可也还是学生

2022年9月,一个满怀期待但却内心忐忑的新老师走进了六扇门,在校门口登记好防疫信息后,走进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辅导员办公室,没错,这还是我。入职第一晚,我站在最熟悉不过的宿舍阳台上,有一种莫名的恍惚,窗外的校园和记忆中一样宁静,但我的内心此时却并不平静,因为我的第一批“崽子”即将到来。作为329名学生的“大家长”,我应该怎么做?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为他们的成长助力呢?

当时的我并没有答案,只想着先用爱陪在他们身边,就好像2016年刚来到信院的我被爱、被呵护一样,让他们知道在信院里还有我这么一个依靠。起初,我的每一天都在自我怀疑中度过,怀疑他们到底听不听话,怀疑自己的方式究竟适不适合,但慢慢地,我和他们一起在篮球场上奋力拼搏,在绿茵场上卖力奔跑,看着他们在演讲台上展示风采,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在课堂上积极表现,我发现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青春的价值,除了欣慰,留给我更多的是骄傲和坚定。

“所有勇敢都是慢慢来的过程。”这是我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社团模块的工作后,我的分管主席说的,这句话很像我在社团中所尝试、所经历的。两年的社团历练,两届学生团队,着实带着我这个所谓的“老完满人”更完满了一把,我们一起思考,一起熬夜写材料,一起为一场现场热烈的活动而骄傲,也一起为自己的小失误而懊恼。在每一次答辩,或是评比满载而归的时候,我在他们脸上溢出的喜悦中,仿佛看到了学生时代的我们,其实阿信带给学生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未改变。仔细想想,一群人能够将一个个灵光一闪的点子具象成为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参与的系列活动,一定很酷,不是吗?

讲实话,辅导员的工作并不轻松,每时每刻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和兼顾,但与学生们并肩作战的时候,他们身上的那股青春劲儿总能洗掉我的疲惫,也正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照亮了我努力前行的方向,给予了我为他们克服万难的力量,让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更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像在2024年6月“至强杯”篮球赛决赛场上,夺冠后的他们拉着我说:“哥,这次我们赢了,你也要加油。”我想,能够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拥有一个充满青春力量的“后援会”,并因为彼此的成就而相互成就,是一件极其浪漫且幸福的事。

毕竟,我们都是阿信的学生。

重新寻找 重新赢得欢喜

不知不觉,我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批“崽子”,这一次的遇见,跟2022年相比少了很多忐忑和慌乱,但却仍然为了这241张崭新的面孔而心动,我负责做随时随地都陪在他们身边的“王子哥”,他们负责在生活中、活动里、赛场上带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喜,新的故事正在悄然发生,新的改变也在悄然开始。

有一幅名为《11辈子》的连环漫画,大概是说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七年的时间,七年即“一生”,把“每一辈子”都过精彩,这一生也就精彩了。在学4年,在职3年,我想我在信院的“这一辈子”过的也算精彩,如果要说学会了什么技能,我想是我懂得了感知爱和传递爱,感知阿信的爱,再将自己的真诚和温暖传递给阿信的新孩子们,这或许正是我与信院故事的延续,去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也是我的人生价值。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