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

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优秀征文作品集·在校生(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30 18:27:47 点击:

我和我的信院

(数管2201班 孙垚)

我也感到奇怪:只要提起笔,过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出来。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信院路。在信院遇到的人和事,机遇与挑战,痛苦与幸福,是我这一生也难以忘记的;如果没有信院给我广阔的平台去展示自己,发现自己,挑战自己;我可能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从我的亲身经历而言,信院从各方面证明了她是双一流之外的首选,从聆听各行各业巨擘的名师讲座,到面对面与偶像围炉夜话;是信院让我零距离接触顶尖的行业人才,坚定追求灵魂的卓越。从中国欠发达的小城市到德国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图景,是信院让我有机会走出国门,看见世界也发现自己。从怀才不遇的文学爱好者到作家协会会员再到参加山西文学盛典与刘慈欣面对面交流,是信院给了我机会与平台,让我更好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阿瑟克拉克的墓碑上写道:“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在信院,我一直在成长。

书至此,不忍感慨万千;我踏进信院校门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她能给我这么多的机会与平台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信院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她以“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四位=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一体=信息产业商学院;双院=书院×学院)”的人才培育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在信院,只要你有爱好,愿努力,一定会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在信院,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我人生中最不后悔的事就是选择信息学院,如果可以,我想在信院上一辈子大学。

创意写作,梦想开始的地方

追根溯源我的崭露头角,是从加入作家班开始的;在作家班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我们一起无拘无束,谈天说地;我们有相同的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在写作学院,最重要的是遇到的一群愿意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学生的作家老师们,他们对待我们如朋友也如自己的孩子,是白海飞老师改变了我对诗歌写作的看法,原来文采不等于华美的词藻,写作更多的是文字之间的张力,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时间之流中感受生命的涌动;是他鼓励我积极参加比赛,文学论坛;白老师用自己的资源推荐我的作品发表的山西省的顶级刊物上,也让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知识就是财富。是陈年老师带我去到晋城参加山西文学盛典,见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吴义勤先生,也见到了我的偶像刘慈欣。陈年老师教我小说的写作,小说是一个人秘史,是一个与万事万物通灵的过程,是扮演上帝塑造人间的过程,是用敏锐的眼光洞悉人性的过程;是徐清松与张东旭院长向我推荐国外的文学,让我了解到尼采,加缪等人深邃的思想,也看到了萨拉马戈笔下葡萄牙蔓延的失明症,也理解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写作学院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我要感谢。冯泽老师助力我参加2024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拔,董文媛老师助力我打开逻辑学的大门。可以说遇到他们是我一生的幸运。而信院的好老师数不胜数,有他们,是信院的幸运。更是全体信院学子的幸运。

写作学院不但有志同道合的文友和兢兢业业的老师,还有众多可以获取知识的名家讲座和各种彰显才华的大型比赛,在过去的两年里,我见到了来自云南的包卓老师,著名少儿科幻作家马传思,雨果奖得主海涯;他们让我对于文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更深的理解。还有《都市》杂志的主编高璟女士,《山西文学》的主编鲁顺民先生,他们让我的作品有了发表的机会。也助力我加入作家协会。在信院,我平均一个月收获一个荣誉,而大部分荣誉是写作学院带来的,这些比赛让我锻炼了自己也收获了名誉。是写作学院成就了我,我对写作学院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有着深深的谢意。

双院育人,追求灵魂的卓越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道:“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教育的质量和个性化需求。他们不再仅仅看重学校的排名和声誉,而是更加注重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模式以及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信院提出了全员书院制的育人新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符合个人成长需求、注重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

与其他学校只依靠学院单一的育人模式不同,信院采用“学院+书院”的双院育人模式,学生“学习在学院,生活在书院”。学校按全员书院制大学建设,将专业教育、生活成长、社会服务等功能融为一体,通过书院这一载体,实现了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刚来书院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宿舍环绕在每个书院功能区四周,在书院里,学校设计建设了功能齐全、种类多样、配置高端、条件优渥的百余个功能房间,大咖书屋、思政研习室、24小时自习室、健身房、共享厨房、影音室、会客厅、咖啡厅、项目工坊等成为了我互动交流的空间。在大咖书屋,我了解到中年再创业的雷军巨大的精神魄力,也了解到腾讯帝国的一路崛起,我最喜欢马云的口若悬河,马云从知道互联网那一刻起,就知道了自己要什么,有人说“阿里巴巴是一个马云忽悠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他回复到“我真希望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可惜我没有。忽悠是要把自己不相信的讲给别人听,而我一直坚信,互联网是未来世界的主宰,那不是忽悠,而是一种信念。”由此可见,要想成功,从一开始我们就要知道我们此生要什么,并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

在书院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还有陪我成长的异科导师,我的异科导师王文琦女士,兢兢业业为我们分析她的人生体会,她在考公,考研,就业,工作,学习方面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她具有非常专业的计算机水平和金融知识时常为我们排忧解难。书院有效将育人空间从课堂延伸到书院,我们在书院里常态化举行劳动文化生活节、知识文化竞赛、烹饪大赛、红歌快闪、社区歌友会、师生集体生日会、社区运动节、工坊集市等大量的素质教育实践项目。凭借导师辅导、实践锻炼、项目策划、情景模拟等坚持“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奉献”,贯彻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帮助我们实现全面发展。

书院同样是信院完满活动的主要承办地,在书院,定期举办全员覆盖的阅读计划、书院围炉夜话、校长共膳,国际交流等常态化活动,真正实现了管理力量下沉、思政力量下沉、服务力量下沉。在围炉夜话中,我见到了中国IP第一人侯小强先生,他在二十五岁就年入五六百万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坚定自己的一生要追求灵魂的卓越;也见到了著名科幻作家张凡,出人意料的是,身为科幻作家的他却给我们讲起来了古诗词,他让我意识到一个人可以博学到什么程度;他最喜欢的几句诗是李煜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首词也成为我最钟爱的一首李煜词。大二上半学期,我参加了书院部开展的2024暑期海外游学活动的选拔;经过层层激烈的角逐,我幸运地成为了阿信的海外游学代言人,是信院特色的教育模式,让我有机会走出国门;山高路远,是阿信,让我看见世界;人生海海,是阿信让我遇见自己。

四位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我们最闪亮的日子。电影《死亡诗社》有句台词:“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很幸运,我来到了信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与美,是信院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巨大潜质。

信院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是(四位=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一体=信息产业商学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路径。

完满教育:以丰富多元的实践引领学生成长

完满教育是信院在课堂教育以外,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艺术实践、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育人平台。学校将完满教育以8个必修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学生须参与丰富、多样的完满教育活动,且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竞技体育、艺术实践四个板块均达到合格分数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大大小小参加过近百场活动。从天财晋商社的社长,到晋中市优秀青年志愿者;从男子4*400的第四名到“信院杯”校园诗词大会的亚军。完满教育的四大模块都留下了我的身影,是完满教育让我知道我在其他领域的才华,也让我坚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信院集聚优质教学资源,于2014年成立通识教学部,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学校的远景学院、通识教学部、创意写作学院、电影评论中心、科幻学院、名师课堂等通识教育相关部门,在各自发展道路上有了相应特色,彼此之间积极联动,形成通识教育的完整闭环。学校的通识课程注重突破课堂限制,将“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三多堂”作为研学基地,带领学生亲临晋商大院,以游兼学、学游相济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眼界。从写作学院编辑部的部长到“晋鲁渝”通识素养大赛,从担任音乐剧的导演到聆听名师苏凡的“想象力与自我批判”。信院的通识教育的确让我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成为一个博学多识,文理皆通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学校定位于信息产业商学院,结合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从信息产业角度切入,以“淬炼MBA”为培养特色,服务学校发展定位,淬炼学生领导能力。在“商科+信息产业”中,通过信息产业大咖阅读、商业读书会、信息产业企业本土案例开发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商科知识,拓展商科思维,在头脑中凝聚商科共识。在商科教育中,我深受马云的启发;平坦的道路无法通往伟大的胜利;因为险峻,所以精彩,因为坎坷,于是激荡。上个世纪末,当固守“传统”的国营企业走向衰亡之后,马云这位民营企业家,看准了时机,在大火中取僳,在怒海里冲浪。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网络与现实之间,骤然打开了一扇窗,而马云成为第一批窥窗而看的时代弄潮儿。从英语教师到海博翻译社老板, 从西雅图的“China page”到杭州的“中国黄页”,从杭州师范的毕业生到站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中国首富。马云从知道互联网那一刻起,就知道了自己要什么,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但他所具有的品质值得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学习,成功需要目光如炬的智慧,壮士断腕的决心,放弃一切的勇气,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以及最重要的让所有人众志成城凝聚起来的人格魅力。

专业教育:注重产教融合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作为一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学生,我清醒地认识到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未来将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我很庆幸,在信院遇到了许许多多专业技能过硬的老师,是陈静和石慧老师让我爱上了思政课,从此愿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是宋帅老师让我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方面实现从零到一的飞跃,从此畅游代码之海,设计自己人生的程序。

楮墨有限,不尽欲言。关于我的信院经历,关于“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我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一个信院教育模式的受益者的身份;证明信院的的确确是双一流大学之外的首选,信院并不完美,但她会把最好的自己全部奉献给学生的成长。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最后,我想说,我爱我的信院,如果可以,我想在信院上一辈子大学。

选择所热爱,热爱所选择——信院助我不断成长,全面发展

(通信2101 赵佳怡)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年轻的我们,有数不完的激情与豪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年轻的我们,有道不尽的思想与才华。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时间恍然如梦,转眼间,我已经步入了大三的下半学期。回想起刚进入大学时的那份懵懂和期待,仿佛还在昨日。

作为一名工科生,在专业领域发展的道路上,学校的专业教育为我提供了深入的信息产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通过专业课程和实践项目,我能够掌握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理论,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在认识自己、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学校为我的“艺术之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平台。几何线条的理性听起来似乎与艺术相斥,但直到进入信院,我遇到了“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办学理念,看到了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模式。我在专业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和商科教育的信息产业商学院中尽情遨游,在书院×学院的双院制下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在“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里我真正明白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热爱所选择,左右采获

起初,我认为的完满教育通俗概括来说,就像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个教育模块。后来我才真正认识到完满教育让我们拥有不断打破局限,追寻自由的能力,让我有完整的人格,拥有丰富的感情,让我真正体会到“自己诞生自己”的过程。

2021年9月,我踏入信院,与完满结缘。我参与了“超时空接触”迎新晚会,这是我在进入信院登上的第一个舞台。它承载着我初入信院对大学的憧憬和美好向往,也饱含着我对艺术和舞台无限热爱。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排练,一遍遍细致入微的纠正,一次次全心全意的投入。在辛苦排练到凌晨,努力弥补不足的过程中,有疲惫,有汗水,有喜悦,更有坚持,相信所有的努力最终都能得到回报。2021年10月,我为了热爱发声,报名参加了第九届“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我无比热爱站在舞台上体会更鲜活生命的那一刻,我也坚信语言能够传递温暖与力量。报名参加是为了我澎湃不减的勇气,也是为了追逐播音主持梦想的光。在进入决赛圈时,我压力巨大,放弃还是放手一搏成为我最纠结的命题。我一直用这句话告诫自己“提前准备而不要提前焦虑”不要总是急于看到结果,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完成,要缓慢而坚定地前行。或是幸运女神加持,我收获了第二名和最佳人气奖的不错成绩。

同年12月,我作为合唱指挥参与了第十届“梦起航”校园歌曲合唱比赛。对于一个指挥小白,我感到的是巨大的压力和不知所措的慌张。在不断地请教老师和前辈,无数次地练习后,我才有了登上舞台的勇气和信心。在得奖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无论是否是你擅长的领域,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获果实。希望今后也能掌握人生的指挥棒,掌握好前进的方向。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活动,我都珍惜每一个能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完满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回首过去两年,我从昨天十几秒的小路人成长为今天完满舞台的一小部分,离不开老师们对我的认可和培养,也离不开我自身的努力和认真。

选择所热爱,仰取俯拾

入学至今,两年时间,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从未停歇,在校内,我个人及带领团队斩获多项校级荣誉,同时也得到了学校和众多老师的认可与肯定,在校外,获得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铜牌证书、银牌证书、金牌证书。中国舞蹈协会初级、中级、高级证书,以及山西省雏菊杯大赛舞蹈类目优秀奖。用幸运作帆,用努力作桨。人随时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回想自己的完满之路,使我明白争取荣誉的真谛不是为了荣誉,而是懂得努力和付出。

进入信院,我从陌生迷茫,到现在的勇往直前,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支持,我十分感谢学校给予的完满平台,给我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人们都是希望被认可的,在迷茫和焦虑的时候遇到完满,真好。原来在完满制度下的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积极、真诚,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

人生不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弧度和痛苦。宇宙很大,黑暗是常态,黑暗的深处是光,光的深处是希望,在少年成长成为大人的这条路上需要有光,感谢完满制度的光,每个人的爱的光,心中榜样的那个光,让我的青春更加完整。

萌芽露角,发荣滋长

当我作为理科生进入工科学院,通识课堂与思政学习便成为我的“短板”和畏惧之处。我没有文科生的知识积累和分析问题的敏感度,当一堂容纳来自各个学院学生的通识选修课,几个课堂上互动的问题仿佛让我看见了文科生焚膏继晷地奋斗为发思想之先声,看到了他们令我羡慕的能力和天赋,我一直认为文学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而理工的知识则更新换代得很快,存着这样的滤镜和渴望成为“斜杠青年”的小心思我报名参加了渝晋鲁·博雅杯第二届通识素养大赛,在校内初赛、复赛、决赛,我克服恐惧,过五关斩六将。当我以通识作品的创作者站在三校四区比赛的舞台上分享我的作品,阐述上至天文历史下到人文科技的主观题目,我感慨万千,似乎年少时立志打下的斜杠,那一刻才真正显现。在之后,我不断地以各种角色站在演讲台上,抑或是成为答辩手。我想,成长就是有勇气走进更大的世界!

当我在学校的培养下,我也走进商科教育的殿堂,这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商业世界,学习到商业原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带给了我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利用理工科擅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我们在《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堂上学习如何理财,我还报名申请了学校活动的跳蚤市场的售卖摊位进行真正实战,将书本上的商科知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商科的本质,在我看来,就是不断学习,持续进步。我喜欢思想上的碰撞,以及带来的自我能力和阅历的提升。

我想在今后,我也愿意去尝试更多模块、更多领域的发展赛道,真正成为富有领导力、创造力、想象力、高情商的管理者、经营者。

不啻锋芒,造炬成阳

信院,这个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地方,如同一座宽广的知识殿堂,为我提供了无数的机会和平台,帮助我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一直助我不断成长,全面发展。在这里,我深入学习了专业知识,开拓了眼界,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信院的老师们严谨治学,用他们的智慧引领我们前行;同学们积极向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和成长。感谢信院,让我在这里茁壮成长,全面发展。

在这里我真正认识到“大学”二字的含义,以及对于“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这一选择的深刻体会。选择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为了找到能够激发自己潜力、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而信院,正是这样一个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摇篮,它如同一座璀璨的灯塔,照亮着千千万万学子前行的道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平台,越来越多的学子们得以在人生的赛道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他们或成为行业精英,或成为学术翘楚,或成为创业先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这里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成长的舞台。它激励着学子们不断追求进步,勇敢面对挑战,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在信院的陪伴下,我们相信每一位学子都能够走向不同的人生赛道,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