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缱绻,寒气悄然织就一张细密的网,将校园轻拢。当“秋燥”如调皮精灵般扰人,“秋乏”似慵懒云朵般缠人,肠胃不适也时不时来凑个热闹,晋中信息学院的学子们正急需一场健康之约来驱散这些小烦恼。10月15日下午,晋中信息学院大健康学院宛如一位贴心的健康使者,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没病走两步?营养‘健’面礼——大健康学院‘丸’转行动”活动。此次活动特邀非遗工坊负责老师郭子龙和圆罡中医院中医义诊团携手参与,以“趣味实践 + 专业诊疗”的创新模式,为同学们量身定制健康方案,让传统养生文化在校园这片青春的土地上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工坊:古法“丸”趣,触摸传统温度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食材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在非遗体验区,郭子龙老师与大健康学院刘悦老师、中医院李响老师共同展示了古法碾槽技艺,向同学们讲解了“三研七筛”的传统制作工艺。从山楂、茯苓等药食同源食材的配比,到炼蜜和团的温度把控,再到搓丸成型的力度技巧,老师们一一示范,细致指导。同学们亲手参与碾粉、揉团、搓丸,在劳动中感受非遗魅力,理解“药食同源”的传统智慧。制作完成的养生丸被装入定制药匣,成为同学们专属的“健康伴手礼”。
中医互动:穴位探秘,解锁养生密码
“来,抬头放松,我教大家找‘肩颈救星’风池穴。”中医互动区同样气氛热烈。杨彦梅老师借助人体穴位模型,生动讲解风池、足三里、内关等保健穴位的定位与按摩方法,针对大学生常见的久坐、熬夜等问题,提供实用缓解技巧。同学们边听边练,积极提问,现场俨然成为一堂生动的“中医养生课”。
义诊专区:把脉问诊,定制健康良方
义诊区也排起了长队。中医唐海清老师通过搭脉、看舌苔,为每位同学进行体质辨识,精准指出健康隐患,并给出个性化建议,如“脾虚湿气重应少饮冷饮”“风热感冒前兆可饮金银花水预防”等。每位同学还收到一份健康建议卡和体质自测表,方便日后自我调理。
体检仪器:数据护航,清晰健康画像
此外,体检仪器区提供血压、体脂等“一站式”健康检测服务。闫峰、王钢两位医生耐心为同学们测量并解读数据,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这份精准的健康数据,也给大家吃足了“定心丸”。
此次行动打破了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播壁垒。非遗工坊老师的技艺传承让“非遗文化”可触可感,圆罡中医院中医义诊团的专业服务让“诊疗”贴心实用,二者共同构建起“预防+调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我们要让非遗不只是‘老手艺’,让中医不只是‘老学问’,而是能真正融入学子生活的健康力量。”未来,该校将持续推动传统智慧与校园生活深度融合,让更多同学在体验中收获健康,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也为校园健康文化建设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