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尖捻转花叶,时光浸润芬芳。从初遇花草的懵懂好奇到以枝为弦、以花为韵的娴熟技艺,获评“太行技术状元”的王璐杰,于千百次修剪搭配中打磨匠心,在万千枝花开草绿间耕耘青春。
误打误撞 叩开花艺之门
2022年,王璐杰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长治职业技术学院。由于高二时有过一年的美术学习经历,于是,他报考了园艺专业。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该专业因招生人数不足无法开班。“后来,我被调整到了园林专业,现在想来,也算是误打误撞吧。”王璐杰说。
最初,王璐杰对园林专业的认知,仅停留在修剪树枝上,觉得这是个整天和锄头、剪刀打交道的体力活。然而,园林专业的课程表却让他大开眼界,居然有30多门课程,从植物栽植与养护到CAD景观设计,从园林施工到植物识别,每一门课程都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其中,植物识别课是他的最爱。
“大二时,老师会带我们去公园上课,不是对着书本上的图片死记硬背,而是直接观察园内的植物是怎么种植、怎么养护。”王璐杰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兴奋劲,“原来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名字,背后还蕴藏着那么多生长学问”。
入学半年后,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山西省第十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报名通知,这也是王璐杰第一次听闻花艺赛项。“当时就是出于好奇,想着反正也没什么事,不如报名试一试。”王璐杰说道。
技能比武 荣获“技术状元”
决定参加比赛时,王璐杰还是个连花材都认不全的新手。“刚开始做出来的花束总是歪歪扭扭的,把我的作品和同学们的放在一起,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他坦言,当时那种强烈的挫败感,让他一度想要放弃参赛。
为了备战比赛,学校特意聘请了专业的花艺老师,从中国传统插花的瓶插技巧到现代花束的包扎方法,进行了手把手的教学。王璐杰说:“当时集训的强度特别大,我们从早到晚都泡在实训室里。”
那段时间,王璐杰常常因为担心“拿不到好成绩”而整夜失眠,短短一个月就瘦了20斤。2023年11月,王璐杰第一次站在省赛赛场时,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学校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就怕自己表现不好给学校丢脸。”最终,他不负众望,拿到了三等奖。
有了这次参赛经验,在长治市第五届技能大赛的花艺赛项中,王璐杰沉稳应战,将二等奖收入囊中。1年后,他再次征战长治市第六届技能大赛,拿下了花艺赛项的一等奖,并获得“太行技术状元”称号。
“赛项包括现代花艺作品创作与中国传统插花作品创作,分为花束设计与制作、盘花作品设计与制作、花环设计与制作3个模块,旨在检验职业教育成果,促进从业者间相互切磋与交流,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技能水准。”长治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的我从容了许多,不再只盯着技巧本身,而是开始琢磨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在传统插花中,“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构图原则,让王璐杰深刻懂得了留白与紧凑间的平衡之道;“天地人和”的理念,让他学会了在花枝的高低错落中融入对自然的哲思。
满怀期待 书写精彩故事
“备赛时,我和同学们一起熬夜练习插花,大赛指导老师每天都会来看我们训练,不仅传授专业的技巧,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调整心态。”王璐杰说,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他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流切磋的同时,常常被彼此富有创意的作品所惊艳。
除了花艺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王璐杰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以前不会留意路边的野花,而现在,他会下意识地琢磨这些花怎么搭配才能更美观。“审美真的是练出来的,现在看任何东西都会不自觉地想‘这个颜色搭配得协调不协调’‘这个形状是否好看’。”
在学校,王璐杰还是名副其实的“活动达人”,古诗词比赛第三名、运动会趣味活动金牌、暖冬趣味活动第一名、五子棋比赛第二名……“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只要你有想法、想尝试,就总有机会展示自己。”王璐杰说。
如今,王璐杰已经考入晋中信息学院,继续攻读园林专业。“本科阶段会学习更多设计和理论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把自己的花艺技术和园林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花香萦绕间,王璐杰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中,那些与花相伴的日子蕴藏着永不凋零的热爱,指引着他不断向前。谈及未来,他满是期待:“等攒够经验,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山西青年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