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晋中信息学院举办的“第三届社区劳动文化生活节暨劳动教育主题月实践集市”于学校体育公园开市。本届活动以“看见劳动·看见非遗”为主题,从衣、食、住、用四个篇章探秘劳动文化的变迁。实践集市囊括非遗拓印、古法造纸等诸多项目,把“非遗大集”搬进大学校园,助力师生共同感受传统文化与劳动创新实践相碰撞产生的魅力,领略劳动精神的内涵。
《绛州鼓乐》表演为实践集市的开市拉开了帷幕,娓娓道来的旗袍历史,精彩纷呈的面艺表演,清新雅致的插花艺术,古朴厚重的推光漆器,师生们在不同的非遗展位中穿行,探寻非遗中劳动的变迁脉络,感悟劳动文化的历史传承。
劳动教育的落实不只是在课堂,更在于走出课堂,开展实践。学校副校长傅永林、陈春苗、校长助理栗艳龄分别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校内书院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工坊授牌。
据悉,晋中信息学院在劳动教育月联动9大书院,整合18大活动。从劳模分享到职场体验,从农耕体验到非遗传承,从农产品品牌设计到岗位实践,劳动形式层出不穷,解锁了劳动的万千可能。4587名青年学子在岗位磨砺、校外探索、研学交流中,感受新时代劳动精神,锤炼多元劳动技能。
近年来,晋中信息学院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亲抓亲管,劳动教育专项工作不断向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迈进。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劳动+非遗”“劳动+社区”等“劳动+”系列特色实践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在劳动课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引导他们在劳动中锤炼意志品质,全面提升其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助力新时代劳动者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