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9—12周,因学校运动会、五一小长假以及期中教学检查等活动,致使调停课较多、教学周次不整齐,故4周合并出一期《简报》。这4周教学督导工作主要有,一是全体督导员全校范围内常态性听课;二是全校督导员分17个小组分赴各教学单位进行了“期中教学检查”;三是召开了教学督导工作例会,交流、研讨了近期教学动态。
一、教学运行督查情况
(一)督导听课情况
本期(第9—12周)校、院两级督导员共听课162人次。听课评价结果为:评分在90分以上(优秀)者66人次,占40.7%;85—89分(良好)者87人次,占53.7%;80—84分(一般)者9人次,占5.6%;79分以下(较差)者无。全校教学秩序平稳,整体效果优良。
本期督导听课评分“优秀”且学生到课率“98%以上”的教师共41人。详见附表1。
(二)学生到课情况
本期全校学生平均到课率为96.2%。到课率100%的课程(66门次)占到全部听查课程(162门次)的40.7%。本期学生到课率整体良好。
全校各院部“学生到课率”排名前三位的是创意写作学院、体育教学部和数理教学部。
各院部学生平均到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意写作学院>体育教学部>数理教学部>智能工程学院>电影评论中心>艺术传媒学院>商务英语学院>太古科幻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经济与管理学院>远景学院(详见附表2)。
二、督导工作例会纪要
5月10日(周三)下午,全体督导员在5号教学楼408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第5次督导工作例会,会议主要进行了两项议题,一是督导员交流了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情况;二是督导员就近期听课的信息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本期督导听课中发现在教学上有特色亮点的优秀老师。例如:
淬炼·国际商学院杨瑞平老师的《成本会计》课程,学生座位靠前集中,提前十分钟进教室开始课前练习,及时补充拓展内容,提醒学生做笔记。教学内容安排紧凑,逻辑性强,节奏感强,讲练结合,学生听课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淬炼·国际商学院张文燕老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重视课堂管理,结合大咖阅读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多样,启发性强,信息量大,关注后排学生,互动效果好。
淬炼·国际商学院张蕊老师的《审计学》课程,课程内容安排紧凑,信息量大,内容以框架图形式展示,理论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思路清晰,课件配合板书,教学效果好。
食品环境学院连文绮老师的《食品分析》课程,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形式,使学生课前明确了知识困惑点,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课注意力更集中。课后利用“学习通”线上平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们认为课堂有趣,效果良好。
艺术传媒学院卫梦瑶老师的《品牌与策划》课程,教姿教态得体大方。课件制作精美、详实。内容上将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本课程的“受众心理分析”进行完美契合,一方面通过跨学科举例为专业知识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侯苗苗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堂讲解层次清晰,采用启发式拓展互动内容,有效地引导学生紧跟课堂节奏,化解了难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电影评论中心张红斐老师的《从小说到电影》课程,板书美观布局合理,讲授内容条理清晰,利用对比法不同版本拍摄用意和鉴赏角度,并与原著进行比较,用细节让学生体会小说原著和电影改编后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从改编的视角去撰写论文,教学效果很好。
电影评论中心周立萌老师的《从小说到电影》课程,重视课堂管理,采用“翻转课堂”方法,学生准备充分,课件制作较好,师生互动充分,教师点评到位,适当鼓励学生,教学效果很好。
此外,体育教学部在“形意拳课程”考试中试行教、考分离,由同一教学团队的非任课教师按考核标准评分、点评。“教、考分离”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练习认真刻苦,教风学风氛围良好,而且有助于同一课程教学目标的统一,促进教学团队发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期中教学督导检查结果通报
督导办于4月21日(第9周周五)发出《期中教学督导检查通知》,要求于第10—11周(4月24日—5月5日)进行检查。检查内容重点有三项,一是新教师教学文件检查和部分普通教师教学资料抽查,二是“老帮新”帮扶计划落实情况核查,三是室内实验(实训)课“实验指导”材料的摸底验查。检查方式是全校督导员分组分赴各教学单位,现场抽查、核实有关资料。《通知》发出后,各院部积极响应,截止第12周周二,17个教学单位已经全部检查完毕。
(一)教学文件和“老帮新”计划落实情况
1.督导检查整体情况
教学文件检查,重点对象是全体新教师和部分老教师。就督导分组检查后反馈情况看,全校各教学单位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文件齐全规范、符合要求,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基本吻合,极少数教师授课进度有1—2次课的延后,其原因是学生素质拓展课、学生军训、教师出公差、学校运动会等所致。在严格调停课制度管理下,均能按期完成教学任务。各单位本学年新入职的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扶下,教学文件也基本齐全规范、使用良好。
关于“老帮新”计划落实情况检查,各督导小组对照期初各院部制定的《“老帮新”计划措施》逐一进行了核对,查看了所有指导教师对新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支撑材料(听课表、指导记录等),并对《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量化确认登记。据督导反馈,全校100余名指导教师全部完成了预期指导任务,有关教研室主任和院部负责人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整体效果良好,对新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和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教学单位亮点特色
本次期中督导检查中,发现了不少单位在教学管理和新教师帮扶方面的亮点特色,例如:
智能工程学院在“老帮新”工作中,设置有《帮扶计划表》,除按计划进行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和教案审阅外,指导教师还帮助新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竞赛工作,并指导新教师完成实验课内容和实验课计划书编制等工作。
淬炼·国际商学院重视教学案例库建设,要求各门课程的案例库及时更新、与时俱进。“老帮新”管理方面设计了记录表格,并注重反馈督促。
商务英语学院通过学院自查已整改了新教师教学材料不规范的地方;本学期根据上级要求注重课程思政,各门外语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尤其是《汉英笔译》在第8周后增加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程”中的《汉英翻译教程》教学内容,提升了思政进课堂效果;教研室活动持续进行“老帮新”教研活动,帮助新教师较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
艺术传媒学院出台并实施了《新教师“传帮带”管理办法》,制定《新进教师培养方案》,签署《“传帮带”结对子协议》,要求新教师制定《学期个人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安排老教师“一对一”听课指导、审核教案材料,交流教学心得,查阅新教师教学总结。并将指导记录装订成册,要求提交指导总结书面材料等。
食品与环境学院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研讨和实施,并及时总结推广。据反馈,食品教研室连文绮老师《食品分析》课程的实施效果良好,得到了不少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在“老帮新”方面形式多样,采取听课评课结合、讲稿阅改结合、指导教师交流等举措,对新教师帮扶效果非常好。在响应集团要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面,及时培训、集中研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识教学部本学期重新梳理和审视了各课程教学目标;探索“翻转课堂”的多种实现方式;逐步探索高质量“双师授课”教学方式(详见附件1)。
体育教学部按单个项目(课程)实行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教学内容优化统一,教案详尽充实。“老帮新”指导教师提供了较完整的指导过程及其总结材料(详见附件2)。
创意写作学院十分重视教研活动,不仅每周一次雷打不动,而且内容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如第1周研讨“如何上好第一课”;第2—4周为新教师“说课”研讨示范;第7—9周对如何“翻转课堂”进行讨论。
远景学院课程记分册记载详细完整,记录符号明确说明了得分或扣分、成绩占比情况,体现出学生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情况。此外,每天上午八点和下午两点均有值班教师检查教风学风情况,并有照片等记录佐证。
(二)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教学文件材料欠规范
该问题存在面广,不少教学单位有个别教师《授课计划任务书》与《教学日程表》混淆,学生记分册赋分项目标注不明确,《课程教学大纲》打印有错误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新成立单位的教学材料亟待完善。如教案的学时分配不具体、教学大纲排版不规范等。
2.《课程教学大纲》新旧版本使用不明确
该问题少数几个单位存在,因教学大纲不断修订,甚至存在多个版本,有些教师使用不明确。
3.“老帮新”听课记录等有失真现象
该问题少数单位存在,如“指导性听课表”的评语全是表扬和赞美,缺少对新教师不足的指点;新教师“学习性听课表”缺少心得体会;新老教师相互评分均在95分以上,甚至出现新、老教师评分倒挂现象(新教师得高分、老教师得低分)。
4.测试成绩单有多处涂改现象
该问题只存在于体育部,体测初次成绩与补考成绩分不清,导致最终成绩单(纸质版)出现涂改现象,这既不严肃也不规范。
5.部分选修课与实验课时间冲突
该问题主要存在于远景学院,因该学院选修课较多,故此现象比较严重,应进行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