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院):
学风建设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为全面加强我院学风建设,学院决定将“2015--2016学年”作为以“正风肃纪、修身端行”为主题活动的学风建设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抓教风、促学风、塑院风为主题加强学风建设,以拓宽专业内涵、活化专业方向、培育优势、打造特色、创立品牌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保障学院走向“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轨道。
二、活动目标
学风建设包括学风和教风两个方面,教风是主刀,学风是主题。在学风建设中,要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要使学生树立起“自强、自律”的信念,培养学生“自立、自理”的能力,要促成自主学习风气的形成,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学习能力将是人生的第一能力。在教风建设中,要强化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净化教师职业情操,升华教师职业道德,确立教师职业风范,主要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
开展学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学风建设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增进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就是要营造一种活泼向上、发愤图强的学习空气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一种发愤向上的精神动力。
三、活动方案
1.积极动员,统一思想,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学院政策,提高学生、教师对学风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明确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目标及主要任务以及对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拟定学风建设口号,张贴口号标语,切实调动每位老师、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2.引领学生树立“好学”的态度。注重思想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胸襟宽广,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奋进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着力解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专业信心及专业认同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因时制宜,引导学生确立学业发展方向,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3.严格日常监督检查,坚持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持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督促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立以班干部组成的班级学风考风自律督查小组,相互监督,自律自查。扎实落实辅导员、管理干部等听课制度,严格学生上课考勤和课堂秩序管理,有效遏制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坚决制止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课堂不良行为,净化课堂学习环境。
4.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竞赛、科研立项等创新和实践平台,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促进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5.继续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提升学生“诚信”的品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考试诚信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诚信考试意识,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养成诚信品格。结合考试违纪的典型案例,加强考试违纪警示教育,强化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严重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维护良好的考风考纪。严格考试纪律,及时制止、处理考试中的违纪作弊行为,保证考试过程的严肃性、公平性。
6.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各系(院)利用多种形式,发挥优秀学生典范作用,跟踪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畅通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交流关爱渠道。
7.注重工作创新,建立完善的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各系(院)要紧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和总结学风建设的成果,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单位优良学风建设的经验,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学生请销假、上课考勤、课堂秩序、科技创新激励、教学评价、考风考纪等管理制度。
8.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术规范教育,严禁论文抄袭、剽窃,严禁在申报课题、挂名等不参与研究的行为。
9.树立“课堂神圣”的观念,以身作则,不迟到早退,不随意调停课,严格课堂考勤,灵活考勤方法,如实记录学生迟到、早退、缺勤情况。
10.加强课堂管理,切实负起管理课堂纪律的职责。提高教学水平,更新课程内容,授课内容要涉及社会实践和研究前沿。改革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重视教学互动,重视课堂气氛调节和节奏把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1.鼓励教师大胆改革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学生学习评价方法,从重视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向注重全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转变,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做到考前有计划、过程有监控、考后有反思;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考核,突出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平时成绩、实践教学、期末考试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四、具体工作要求
1.细化方案,抓好落实。各系(院)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学院学风建设实际,精心制订学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序时进度表,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地推进学风建设。
2.创新形式,突出实效。各系(院)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学风教育和管理的内容、途径、方式和方法。要积极依托学院网站、微信等符合学生接受习惯、受到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开展学风建设方面的宣传教育。要注重工作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3.适时总结,注重宣传。各系(院)在开展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可随时报送教务处和学工部。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和报道各学院推进学风建设的成果。
教 务 处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