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学院第6次教学工作会议在图书馆小会议室召开,教学督导,各教学单位主任、副主任,实验中心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吕春成主持。
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下议题:
一、新生研讨课有关工作安排
教务处副处长栗艳龄对2017级新生研讨课申报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截止目前为止,我院已开设19门研讨课课程,今年,我们即将为2017级新生开设第3轮的新生研讨课,本轮新生研讨课在原有19门研讨课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开课门数,按照以往新生研讨课开课要求进行开设,主讲教师原则上为热爱本科教学、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资深教师积极申报,各系要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做好新生研讨课的选题和内容申报工作,突出小班研讨型教学方式,使其符合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定位和目标。希望各系能够在完善充实已开研讨课课程的同时,尽快落实新开研讨课课程申报的有关工作。
教务处处长吕春成进一步强调指出:目前,我们共开设新生研讨课19门,距实现新生研讨课的新生全覆盖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希望各系动员有条件开设研讨课的教师积极做准备。
与会人员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明确了以下几点工作要求和工作办法:1.具备条件的新生研讨课,可以进行全程录像,部分课程可有选择的进行录像,避免一刀切;2.我院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中,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具有专业导论课性质,对于一些具有专业导论课性质的研讨课课程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受众群体有所侧重,对于其他基础、通识一系列通用型新生研讨课课程,不涉及专业方面的知识,这类型的研讨课可以被学生自由选择。新生研讨课课程性质、受众群体等开课要求,任课教师如有需要可进行标注。
二、下学期教学任务安排有关工作
教务处副处长栗艳龄强调了下学期教学任务安排有关工作。目前,教务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下学期教学任务的安排工作,有关工作要求同往年一致,同时要考虑排课的均衡性(包括教师授课和学生上课),避免出现某一个时间段排课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另外,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的排课工作,希望各系(部、院)协调配合,及时沟通,保证下学期教学任务顺利下达。
教务处处长吕春成进一步强调指出:各系要开始着手考虑下学期专业课的排课工作,有条件的情况下,专业课要逐步实现小班化教学。我们在安排本学期教学任务时,不能仅仅是完全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执行,对于原有教学计划中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纠正和修订,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合理性。
教学督导张光星教授强调了各系课程安排的问题,指出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班容量不宜太大,通识课、选修课等需要大班排课的课程尽量安排在博学楼。
与会人员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明确了以下几点工作内容:1.各系在对下学期教学任务进行排课时,要根据今年的考研方案,可以灵活的安排一部分教室提供给考研的学生;2.各系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必须要空出周三、周五下午的时间,系部在完成专业课排课后,教务处要按照整体部署对各系排好的专业课进行审核。
三、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教务处副处长栗艳龄强调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工作安排,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时间安排在5月下旬,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6月上旬、中旬完成,同时,各系须将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总体安排于5月底报教务处。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库上传安排在6月下旬,着重指出毕业生上传数据库的毕业设计(论文)要与纸质版毕业设计(论文)保持一致。
教务处处长吕春成进一步强调指出: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毕业生毕业离校的前两周,具体由各系确定。同时,为保证纸质版论文的质量,各系尽可能将学生的毕业论文装订的时间安排的晚一些。
教学督导张光星教授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把关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版和电子版的一致性。
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科长马慧文通报了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数据上报有关工作。今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数据上传办法与去年相同,但各系如有需要,教务处可以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毕业设计(论文)的提交务必要由指导教师提交给教学秘书,指导教师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把关工作,在上传数据库前一定要认真审核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把好论文审核关,保证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将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指导报告交至教务处。
四、家长开放日工作
教务处处长吕春成强调各系要继续做好家长开放日工作,教务处工作人员将深入系部进行跟踪学习。各系要重视宣传工作,加大教学工作的宣传力度。
五、学籍有关工作
教务处学籍科科长智小峰通报了学籍有关工作安排,包括毕业生信息核对、清考结果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