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4-20 00:00:00 点击:

本期(第7-8周)教学督导工作主要内容,一是全体督导员进行“线上听课”常态化工作;二是部署安排期中教学检查督导“线上检查”工作;三是召开了教学督导工作例会,交流、研讨了线上教学信息和问题。

一、教学运行情况

(一)督导听课情况

本期(第7-8周)校、院两级督导员线上随机听课共119人次。听课评价结果为:评分在90分以上(优秀)者50人次,占42.0%;85—89分(良好)者64人次,占53.8%;80—84分(一般)者5人次,占4.2%;79分以下(较差)者,0人次。全校线上教学整体情况良好。

(二)学生到课情况

“线上教学”学生到课率是通过“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统计。本期全校学生平均到课率为99.6%,比上期(第5—6周)提高0.2个百分点,全校学生到课率整体良好。

到课率100%的课程有111门次,占到全部听查课程(118门次)的94.1%,比上期(第5—6周)提高16.3个百分点。

“学生到课率”达100%的院部有信息工程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数理教学部、远景学院、体育教学部、太古科幻学院和电影评论中心等7个单位。

各院部平均“学生到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工程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数理教学部=远景学院=体育教学部=太古科幻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淬炼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商务英语学院>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艺术传媒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识课教学部。

学生到课率低于95%的课程和班级有:

经管院的《经济学原理》课程,财务2104班(第8周周4第3节课)94%;

思政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计科2107和2108班(第8周周4第5节)94%;

通识部的《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课程,2021级专升本(第7周周3第9节课)91%(详见附表1)。

(三)教师出镜情况

本期(第7—8周)督导听课中对“教师出镜”情况进行了记录和统计,全校教师授课出镜率达到97.5%。其中有13个单位教师出镜率达到100%,但仍3个教师未出镜,分别属于商务英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艺术传媒学院3个单位(详见表1)。希望有关单位尽快整改,下期督导简报将对未出镜教师及其课程进行点名通报。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综合以上三项,督导听课评价优秀、学生到课率达98%以上,并且出镜授课的教师及其课程共48人,占到全部听查课程的40.3%,值得表扬。详见表2。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四期

二、督导例会纪要

4月15日下午全体督导员采用“腾讯会议”方式召开了本学期第五次督导工作会议,主要议题一是传达了学校近期疫情防控会议精神;二是安排部署了期中教学检查督导“线上检查”工作;三是交流了近两周督导听课信息,研讨了近期出现的一些特色亮点和存在问题。

安排督导期中教学检查

督导例会上,督导办张主任就督导员分小组分别对接各院部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做了安排。将全体督导员分为17个小组,每组2-3位督导,分别于第9—10周对接各教学单位利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视频检查。要求督导员在听取教学单位自查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随机抽查一定比例课程,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课程建设情况;检查应届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并就该单位“线上教学”存在问题等进行交流。检查完毕后各小组要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此次检查重点是近两年新入职教师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PPT课件、教学视频、互动讨论、作业上传及其参考资料等)是否充足完善;对毕业论文(设计)进展,在全面检查基础上,重点检查指导教师与学生对接、指导情况。

交流线上教学特色亮点

近两周督导听课发现,我校线上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大多数新教师线上教学平台功能掌握良好,使用熟练,教学资源逐渐完善;任课教师不仅做到了出镜授课,而且直播视频同步投屏、录播视频合理切分与整合,师生互动与课堂管理良好,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其中涌现出了不少授课效果优秀、形成特色亮点的典型事例。

淬炼商学院张文燕老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课堂管理上采取分班、分段考勤方法,每班按10人一组分段考勤,效果良好。

淬炼商学院王江骥老师的《市场营销学》课程,采用学生把上节课笔记拍照上传的形式签到,检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当堂课程内容按时间节点发送给学生;案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分析到位;讲解与测试有效结合,并及时总结提示。

淬炼商学院谢晓军老师的《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注重前一节课的要点复习;认真批阅学生作业,点批学生雷同作业;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关键内容及时督促学生记笔记。教学效果良好。

淬炼商学院张君老师的《成本会计》课程,授课中突出重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除PPT课件之外,还在教学资料中添加了梳理总结章节内容的word文档,随着课程进度不断更新,并用不同颜色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标注,很受学生欢迎。

淬炼商学院庞婷老师的《市场营销学》课程,课件中把知识点进行表格化分类、比较,讲、练结合紧密,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淬炼商学院胡雨诗老师的《营销策划课程设计》实训课程,课前发布实训要求及任务,将学生分组模拟企业各种营销策划;教师先讲解本次实训内容及知识点,然后各组通过腾讯会议讨论并共同撰写主题策划书;后期安排各组集中进行作业(主题策划书)展示,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进一步完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动脑动手的训练,效果很好。

信息工程学院矫文成老师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课堂中结合自身的软件项目管理经验体会进行讲述,使原本比较觉得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智能工程学院张孝元老师的《工程制图》课程,录播视频、直播讲解相互交替,紧凑有序,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效的辅导,学生听课积极,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智能工程学院曹蓝天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名转岗新教师,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课堂讲解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学生听课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很好。

智能工程学院刘洁老师的《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习题课讲解清晰细致、举一反三,教学效果很好。

智能工程学院韩海豹老师的《通信网理论基础》课程,学习通资料充足,教材、课件、视频排列有序,清楚流畅;讲解透彻,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互动恰当,管理到位,教学效果良好。

智能工程学院黄春艳老师的《工程力学》课程,学习通平台资料丰富,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内容(包括目标、视频、课件、阅读教材、章节测试等)条理清晰。

商务英语学院段晓璐老师的《大学英语(下)》课程,应对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单词测试,使学生在核酸检测排队时,也能通过手机自测。降低了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值得肯定。

商务英语学院吕晓红老师的《大学英语Ⅳ》课程,课堂前期先复习和预习相关场景的重难点词句;中期分段播放短视频,长短对话讲解与学练结合,并注重练习和作题思路的引导;后期梳理分析学生共性的难点问题。各小组对话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积极响应,综合效果很好。这种适应学情、循序渐进、分组互动的教学方法值得肯定,也值得在其他相关课程教学中借鉴。

(三)分享院部教学管理举措

第7—8周,淬炼商学院创新教学管理方法,一是设计了《期中教学教师自查报告》模版,要求每位教师从教学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等方面进行总结,填写好该《自查报告》以教研室为单位核实检查,并提交学院留存,拟定本学期末进行一对一核查,以促进教师自查、自改。二是利用周三院部教学例会时间,安排本院督导员李玲老师给全院教师集中培训。李老师详细诠释了《晋中信息学院线上教学规范与要求》,并结合督导例会有关线上教学研讨问题和自己听课发现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互动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线上教学要求与规范,全院教师感到受益匪浅。淬炼商学院这种教学管理新举措,值得肯定和推广。

三、发现问题与建议

本期教学督导工作例会上,在交流一线教学情况时反映近期线上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应当引起大家重视。

长期网课学生厌学问题

由于近期山西新冠疫情此起彼伏,我校所在地和周围县市——太谷区和清徐县、晋中市、太原市——先后又发生几十例奥密克戎新冠毒株感染者,导致我校每日或隔一日做一次核酸检测。加之,本学期线上教学时间已近两个月,近期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焦虑恐慌、心情烦躁,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具体表现在,手机签到人不在场,或者手机上网随身带到处转悠不听课等。据此,建议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线上课堂的组织管理。譬如,增加师生互动提问,或通过指名道姓让学生应答,或让学生全程打开视频等方式,督促学生听课学习。另一方面,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必将战胜疫情的信心。

(二)线上课堂教师敷衍问题

由于线上教学加大了教师备课工作量,加之,教师居家授课难免受到家里小孩等人的干扰而注意力难以集中。于是,近期发现有的教师上课敷衍了事的现象,有的教师一堂45分钟的课,出两道题让学生做作业时间占据20多分钟,之后再解答两道题就到下课时间了;有的课堂互动提问的问题毫无意义,给人明显的感觉就是备课不足,根本谈不上课堂设计,导致学生学无所获,等等,因此建议存在此类问题的教师要引起注意,相关单位要对此类教师进行摸排、教育,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保证课堂教学有质量有效果。

(三)教学资料上传太少问题

充足的教学资料及时上传,是线上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尤其是在学生手中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线上教学资源显得更为重要。但近期发现还有少部分课程,线上教学资料匮乏,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讨论复习题目以及作业布置解答等资料,均有不同程度地缺乏,甚至有的连PPT课件也没有。这样的话,既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不符合“合格评估”课程建设的要求,因此,建议各单位利用期中教学检查的契机进行自检自查,若有此类问题的要尽快整改。

课程思政尺度把握问题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要求,也是近年来大家正在践行探索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教师要用正义科学、爱党爱国的观点去教书育人,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与科学、专业的知识有机地融合教育学生。近期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引进一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但一些举例或观点把握的不是很准确,因此,建议有关教师在涉及到思政观点等严肃的话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要为了“课程思政”而生搬硬套一些案例,也不要随便选择一些把握不准的案例或政治上不成熟的自媒体观点进行宣讲和讨论,以避免出现误导学生的效果。把握不准的就不要讲。要坚持凡是不利于爱国爱党、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团结向上的言论和观点不讲的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