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一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19 22:03:24 点击:

本期(第1-3周)教学督导主要工作,一是组织全体教学督导员全面开展听课查课工作;二是召开了本学期首次督导工作例会。

一、教学运行督查情况

(一)督导听课情况

本期(第1-3周)校、院两级督导员共听课334人次。听课评价结果为:评分在90分以上(优秀)者46人次,占13.8%;80-89分(良好)者250人次,占74.8%;70-79分(中等)者35人次,占10.5%;70分以下者3人次,占0.9%。

本期督导听课评分“优秀”且学生到课率“98%以上”的教师共38人,详见附表1。

(二)学生到课情况

本期全校学生平均到课率为98.0%,比上期略有提高。到课率100%的课程(188门次)占到全部听查课程(334门次)的56.3%。本期学生到课率整体良好。

各院部“学生到课率”排名前三位的是: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和商务英语学院。

各院部学生平均到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商务英语学院>体育教学部>淬炼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通识教学部>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电影评论中心>艺术传媒学院>数理教学部>学生处>太古科幻学院。详见附表2。

到课率低于85%的3门课程归属院部及其任课教师清单,详见附表3。

二、督导工作纪要

(一)会议安排内容

1.上学期督导听课总结

上学期我校专职和兼职督导员在岗39人,有效听课1407人次,

督导员人均听课35.18人次,绝大多数督导员完成了听课任务(32时),听课覆盖全校教师753人。对教师施教,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估,对教学工作的规范运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确保督导工作公平公正、督导听课评价打分标准一致,提高督

导工作质量,例会上教学督导办解主任着重就上学期全体督导员的听课情况,从听课数量和评分质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2.本学期督导工作安排

督导员听课仍采用按院(部)分工、随机(时间)听课的原则,

并充分考虑督导员与听课教师学科专业的相同或相近。院(部)级督导员主要听查本院(部)的课程,便于专业知识指导;校级督导员主要跨院(部)交叉听课,评价和指导并重。在听课中发掘有特色、创新的优秀教师及其事例,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督导员听课要严格遵守《督导员工作文明规范》。现场听课要有记录、有点评;课后点评要有肯定、有指导;听课记录(评价表)要有优点、有不足;学生到课情况统计要亲自查点、并与任课教师核实。

3.掌握集团教学动态,贯彻新教育理念

(1)2024年12月17日,集团发布集团高管分工,集团联席董事长、执行董事陈晓莉,分管教学及专业建设。

(2)2024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集团专业教育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陈晓莉董事长全程参加,并在会议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彭鸿斌董事长在企业微信集团管理群,对陈晓莉董事长的讲话给于充分肯定,并发表了补充讲话。解主任传达了两个讲话的精神,把两个讲话的原文发到群里,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明确集团办学思路。

(3)新学期一开学,2025年3月5日,学校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发布了“关于学习《终极教育公平:如何为普通孩子提供个性化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朱永新新教育在本科大学的实践(以晋中信息学院为例)》的通知”。朱永新新教育的五大核心理念、九大教育定律,与集团、学校的办学理念非常吻合。希望各位督导员深入学、深刻悟新教育理念,并与重温彭鸿斌董事长著作与讲话结合起来,形成“学、思、悟、践”的良好氛围。

(二)督导员听课信息交流

新学期教师备课总体比较充分,讲课流畅度较好,能够讲练结合,有较详细的板书设计,学生整体听课比较认真,课堂纪律较好。

1.信息工程学院常文萃老师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巧妙连贯:教学内容阶梯式设计,按“知识点+验证例题+提升训练习题”为节点,“讲-练-评”各环节紧扣,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学生自带电脑编程验证,参与度很高。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引导学生启发思考,学生课堂上时刻“有事”可做,教学效果很好。

2.信息工程学院李权树老师的《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结合多家知名企业案例,讲授方式生动,学生听课兴趣浓厚。提醒学生记录知识要点,培养学习方法。讲练结合,知行合一,授课效果良好。

3.淬炼商学院杨虹老师的《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与营销管理》课程,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得恰到好处,所选案例贴近生活,并结合自身经历讲授,内容丰富有趣。备课充分,讲授流利,语言有美感。结合新闻讲授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4.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培月老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与教学热情。对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复杂思潮等内容讲解深入浅出,能将晦涩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学生轻松理解。教学方法多元且富有创意,通过播放珍贵历史影像、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探究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学生参与度极高。同时,高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责任感。

5.食品与环境学院陈灿灿老师对《有机化学》烷烃章节的教学,采用"脚手架"教学策略,科学设置教学梯度,将抽象分子结构知识与生活实例有机结合,预留合理思考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教师依托智慧教室的实时学情监测系统,通过分层提问、分组讨论等多元互动形式,有效维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对学习进度差异化群体实施精准指导,成功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课程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深度融合,为智慧教育环境下的专业课教学提供了优质范例。

督导员在交流时也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个别教师的教学文件不齐全或不够规范;个别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后排和靠边就坐的学生;个别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没有使学生高度参与学习。

2.教学设备存在问题,影响教学质量:2教、3教教室灯不亮。5教电扇影响大屏投影。6教黑板涂色不均匀,表面不平整,写不上,看不清。7教智慧教室,六个分屏不同步,前后相差10分钟;屏幕太低,下面的内容,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网速慢,影响上课;

3.建议老师们在讲课时,能够使多媒体和板书有机结合,克服纯板书教学和纯大屏教学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