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简报第二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5 12:49:14 点击:

本期(第4-6周)教学督导主要工作,一是组织全体教学督导员全面开展听课查课工作;二是对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答辩进行了抽检;三是召开了本学期第2次督导工作例会。

一、教学运行督查情况

(一)督导听课情况

本期(第4-6周)校、院两级督导员共听课359人次。听课评价结果为:评分在90分以上(优秀)者52人次,占14.5%;80-89分(良好)者272人次,占75.8%;70-79分(中等)者35人次,占9.7%;70分以下者无。

本期督导听课评分“优秀”且学生到课率“98%以上”的教师共40人,详见附表1。

(二)学生到课情况

本期全校学生平均到课率为96.29%,比上期略有下降。到课率100%的课程(132门次)占到全部听查课程(359门次)的36.8%。本期学生到课率整体良好。

各院部“学生到课率”排名前三位的是:就业创业中心、创意写作学院和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

各院部学生平均到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就业创业中心>创意写作学院>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学生处>艺术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学部>智能工程学院>商务英语学院>淬炼商学院>体育教学部>远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数理教学部>食品与环境学院>太古科幻学院。详见附表2。

到课率低于85%的10门课程归属院部及其任课教师清单,详见附表3。

二、督导工作纪要

4 月 9日(周三)下午,全体督导员在5教202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第 2 次教学督导工作例会。会议交流研讨了近三周教学动态信息。

(一)会议安排内容

1.深刻领会督导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督导工作。会上传达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各版块教学专项工作研讨会”精神。此次会议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推动‘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全面梳理近年来各版块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深入探寻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路径,为做好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做准备。希望各位督导能给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要通过每一门课、每一堂课来具体落实,怎么样落实好,这是我们督导们的主战场,要发挥好我们这支督导队伍的作用。另外,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学生对一位老师的讲课不满意,家长直接把电话打到解主任的手机上。说明除了学校,在社会上、在学生家长中,对我们这支督导队伍是有所了解的,我们所做的督导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面对两万两千多名学生的家长,我们怎么能不尽力做好我们的督导工作?

2.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督导们的深入听课和各方面的看课检查,教师们安排学生前排就座、主动组织教学、师生积极互动等方面卓有成效。但存在教条主义,不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如小教室,学生离黑板和大屏距离很近,仍安排学生前几排就坐,不利于两边靠前的同学看黑板和大屏;有的老师课堂互动没有学生的高度参与或是无效互动等。

3.前6周督导情况小结。督导们能积极听课,能按督导办的要求对老师们的评分,基本呈正态分布,个别督导打分出现4人次的重复,要引起注意。

(二)督导员听课信息交流

通过督导们交流近三周教学动态信息,提供多位教学有亮点特色的优秀教师。

1.淬炼·国际商学院苏琳老师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引用国内外新颖翔实的数据和丰富多彩的案例,进行市场宏观环境分析。以“元气森林”案例贯穿微观环境的六个要素,进行深入剖析,讲解透彻。新案例的引入能即时反映学科前沿和实践发展的新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交流恰当,教学效果很好。

2.远景学院段永健老师的《地球与人类环境》课程,借助AI工具设计不同知识模块,将理论知识传授和气候变暖的现实问题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现象和机制的系统分析,以团队协作开展讨论、分析、展示汇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3.通识教学部时笑婉老师的《科幻与想象力》课程,对于“赛博朋克”概念的溯源讲解抽丝剥茧,逻辑缜密,层层递进,重点难点突出;课程结构设置环环相扣,层次有序,讲解启发性强,同学们互动参加积极性高,听课状态好;作业布置,既有课程测评难点,又有趣味性和创造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

4.智能工程学院窦晨老师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从基本逻辑门到组合电路设计方法,再到电梯、交通灯等典型电路应用,层层递进,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案例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课程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互动性好,学生参与度高,授课效果很好。

5.马克思主义学院乔运鸿教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以“洋务运动的兴衰”为例,生动呈现思政金课的魅力。他深入剖析“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揭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理论讲解深刻透彻;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以情化人,使学生深切感受民众的苦难与抗争。课堂注重互动启发,激发学生思考,氛围严肃活泼,实现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达到启智润心、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整堂课兼具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和育人效度,展现了高质量思政课的风采。

6.通识教学部王健老师的《音乐剧》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教学内容娴熟,重难点突出。对教材内容深度剖析,讲解深入浅出,知识讲解精准无误,逻辑架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提问,课堂参与度极高。课堂节奏把控精准,环节过渡自然流畅。面对学生的各种反应能及时应对,营造出活跃且有序的课堂氛围,展现出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抬头率高。

督导员在交流时也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3月31日有学生家长非常生气,电话给督导办反映,“有新教师不会讲课,念PPT或让学生看书”,随后督导办进行了落实。该教师今年春季刚入职,3月19日督导听课后,就发现其讲课存在问题较多,向所在学院进行了反馈,学院院长随后也去听了课。学院对其进行帮扶,安排课程组其他教师跟课指导,并要求其全程跟听课程组其他老教师的课,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2.针对个别教师的教学文件不齐全或不够规范,以及教学进度计划套用其他老师的情况,大家讨论后认为,提倡教师上课时带齐教学八件套:“校历、进度计划、大纲、教材、教案、课表、点名册,PPT”,督导们督促引导,带头执行,在听课时,加强对教师所带教学资料的检查。

3.对个别学生迟到现象,建议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迟到的学生,安排在最前面就坐。

4.有的教师无板书或只有几个字的板书;有的新教师不敢管理学生;学生上课戴耳机听课等等问题,希望引起老师们注意。